第425章 港娱春秋 (第2/3页)
。
刘景没察觉两人的古怪,喝了口茶水,看了看杯口,这是喝过的啊。
白冰舔了舔嘴唇,笑意更盛,我的口水好喝吧?
“武侠剧没落,多重因素造成的,也不能全怪徐客。”刘景看着红润的嘴唇,想尽快把老蔡打发走,今天还没拷问小助理呢。
“木头,这是新剧本,你看看吧。”老蔡不知道刘景的心思,递过去一沓资料。
“蔡总,你好像对他有意见?”白冰好奇,她对于娱乐圈的那些八卦,没有杨蜜和舒唱那般八卦,但既然送到了嘴边,不介意八卦一下。
“我对他能有什么意见,只是有些感慨罢了。今年香江电影一百年,当年我也是做过金像奖一些工作的。一部香江电影史,半部是武侠动作片。这半部史册中,徐克的名字绕不开。”老蔡喝了一口茶,味道好像更醇厚了。
“我听老板讲过,百年香江电影史虽然短暂,但有春秋,也有战国,有一统江山,也有三分天下。百年时间,精彩纷呈,足以著书立说。”
白冰笑容明媚,一边说着话,一边不经意的换了新茶叶。
老板来了,当然得换新茶。敏总拿了刚上市的新茶,让老板尝尝,老蔡沾光了。
其实还有更好的茶,据说几十万一盒。
这是景恬送来的,她被评选为四小花旦之一,虽然垫底,但很高兴。
富贵花送给好哥哥的,肯定不会差了,她从家里拿了最好的。
“要写这部历史,没有谁比嘉禾更合适。你们老板搜集资料,说不定还真能写一部香江,不,华夏电影史。”老蔡眼神恍惚,没有注意白冰的动作。
她想到了刚出道的时候,那时候娱乐圈比现在精彩多了。
现在都是背后捅刀子,哪有当面捅刀子刺激。
其他不说,一个四小花旦评选,就没有上一届精彩。一个个畏首畏尾,你礼貌我客气,还没选美大赛有意思。
现在的年轻人呐,缺了一股血气,女演员越来越花瓶化,男演员越来越奶油化。
“蔡总,您说说徐老怪呗。我看过他不少戏,但对这个了解不多。”白冰不是没话找话,而是真想了解。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她要参与徐老怪的戏。老蔡刚才说的话不是很好听,她觉得能从老蔡嘴里听到不一般的徐客。
“我知道徐克的时候,他已经成名很久了。香江电影圈一向都很圈层化,拜山头,扯势力,论资排辈。你们老板说的不错,有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天下一统的时候。华语电影第一个高峰,其实不在香江,而是在魔都。后来随着松沪会战爆发,魔都不再平静,大批文艺从业者纷纷南下,前往香江寻求发展。再后来随着解放战争打响,又是一大批从业者逃亡,更加迅猛。大批人才汇聚香江,带来了技术与资金,带来了理念与活力,香江才成为亚洲文化艺术中心。香江第一批电影人大部分都来自魔都,来自内地,那个时候魔都话比粤语好使。”蔡艺侬打开了话匣子,一向沉默寡言的她,其实很善谈,前提是想谈。
“蔡总尝尝这个,我们老板拿了最佳亚洲电影,敏总专门送来的祁门红茶,平时我都不舍得喝。”白冰先帮老板倒一杯,老板正看老蔡拿过来的剧本,不能冷场嘛。
她刚才也想看,老蔡不给看,剧本名为《天涯织女》。她想看看,安排哪些角色合适。
老蔡正在品白冰说的话,为什么敏总送给刘景的茶,你不舍得喝?这话听着很别扭,细细一品,大有玄机。
“呼,这茶真好……”老蔡闻了闻香气,好像比刚才的熟普更贵吧。
一口茶下肚,百种滋味上心头,肯定比刚才的熟普贵。一万八的熟普,和这一杯相比,简直是垃圾。
“蔡总,后来呢?是不是进入春秋时期了?”
“春秋嘛,港娱还真是一部春秋。”老蔡回神,春秋两个字在脑海中打转,我现在就在春秋啊。
“解放之初,姑且称之为春秋时期吧。香江电影界有三座山头,陆运涛旗下的电懋,邵氏兄弟的邵氏,左派电影的代表长城、新联和凤凰。那时候还真是百花齐放,电影界的繁花异彩初见雏形,大家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