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三原色起义 (第3/3页)
南的地方,
找了个人烟罕至的山野丛林处,随地而坐,打窝伸竿。
有小猫鬼悄悄的从上帝的怀里探出头,然后锐利的眼神盯着浮在水面上,用来充当鱼镖的羽毛不动了。
它喵喵呜呜的发出要求,用爪子扒拉起了何博的胸口。
“还没钓上来呢!”
“你先不要激动!”
何博抬手摁住了它。
“等上钩了你再出来!”
小猫咪只能忍气吞声的窝回了上帝的怀抱之中。
唉,
现在乱成这样,
人的确是能不再忍耐了,
但它只是一只可怜无助还早死的小猫鬼,怎么能够反抗得了鬼神的压迫呢?
可怜可怜,
只能努力多吃一点,化悲愤为食欲了!
……
当上帝选择停摆,窝在没有发生动乱的长江以南游山玩水,撵狗逗猫之时,
长安城中的王莽仍在为各地日益严重的叛乱而忧虑。
他思来想去,最后做出了一个遵循周礼的决定——
“停发朝廷官员的俸禄。”
“让他们同国家共度时艰!”
一味向平民索取,看来是不能长久的了。
有了绿林起义的事,
王莽也的确需要吸取些经验教训,不能再“苦一苦百姓”。
“那就苦一苦官员吧!”
王莽理所当然的想:
“这群家伙受国家优待,已经很多年了。”
“在长安可以显露出一副清廉贫寒的姿态,但在他们的家乡,谁又没有几处庄园,几份产业呢?”
“现在停发半年的俸禄,这对他们造成不了什么伤害,是为国家谋利的好事啊!”
但公卿们却不这样想。
他们纷纷抱怨起来,“为什么要折损我的利益,去为了那些贱人?”
些许的俸禄,
对公卿来说,的确没什么重要的。
可一旦关乎颜面,那就不能算小事了。
“皇帝越来越不懂事了!”
“他想要统治国家,却不知道自己是在跟官员共同治理!”
“官字两张口,没有填饱上面这张,怎么可以填饱下面那张呢?”
真是读圣贤书读傻了!
好在,
迫于王莽先前所做的一切,
公卿们再怎么抱怨,也不敢让这样的话语传到他的耳中。
毕竟钱财已经损失了,
可不能再损害到公卿们的性命。
后者能在王莽面前说的,无非是歌功颂德,看着他驾驶着失控的老旧马车,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将自己摔落悬崖罢了。
所以,
当随后不久,关中发生地震,长平馆西岸坍塌,把泾河水流阻塞,河水决口向北流去时,
大臣们不仅没有将这件事视为灾祸,反而一同上疏王莽,为他表示庆贺。
他们信誓旦旦的说:
“不断骚扰我国边疆的匈奴人就像泾水一样,现在水被堵塞了,正符合《河图》中提到的‘用土去镇服水’一样!”
“这是吉兆啊!”
已经被失控的朝野逼迫的心理压力巨大,许多天没有睡好,理智也随着身上皮囊一同被剥离的王莽听到这话,跟着开心起来。
他在朝堂上露出了难得的笑脸,满是血丝的眼睛、皱纹和忧愁夹杂的脸也随之舒展开来。
“吉兆?”
“朕的确需要吉兆!”
于是,
刚刚宣布停发俸禄以节省开支的王莽,便欢喜的下令,派出军队去进攻匈奴。
同时,
王莽还想起一件事。
“朕听说匈奴人近些年来,在西域颇为张狂,有阻塞西域和中原联络的倾向。”
“既然朝廷要派大军去镇压匈奴,那也应该派人去西域彰显武力和威望,以免那些小国背叛中原而投向匈奴人。”
大臣们听了他的话,心里忍不住想:
我们还没有给你“倍之”呢,
你自己就翻倍执行起来了吗?
果然是“天生圣人”,同常人不一样!
所以,
他们纷纷称赞起了王莽的英明决定,并推举起合适的将领出使西域。
至于那些使者到了西域,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将本就摇摆的小国们吹向何处,他们可就不管了。
对公卿们来说,
他们以及受够了王莽这个家伙。
只要能让他不高兴的,那大臣们就高兴了。
至于“国家”的损失?
开玩笑!
若心里怀念着国家,
他们还做什么公卿大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