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497章:地黄元年

第497章:地黄元年

    第497章:地黄元年 (第2/3页)

    那里充满了蛮夷,其文明、智慧、道德,连西海原有的戎狄杂胡都比不上。

    已然变成“稀有动物”的波斯人在数百年前,还有跟夏国交好联姻的资格;

    其他的西海群戎,在老秦人的大力教化下,也证明了其有进化成人、融为诸夏一份子的可能。

    但泰西的蛮夷呢?

    乱糟糟的头发,乱糟糟的胡子,身上还有着奇怪的味道,属于写到故事里,会被反派桀桀桀笑着喊“我已经闻到你的味道了”的那种——

    当然,同样源于泰西之地的罗马人,以及西海本土蛮夷也有味道。

    只是罗马人向来喜爱泡澡,不修路就是在修各种澡堂子,十天有八天恨不得泡在引入了温泉水的浴场中。

    所以他们的味道并不浓郁。

    而后者也早已被诸夏君子狠狠注入过了,血统得到改良,自然也没有类似的烦恼。

    但泰西的日耳蛮这种……

    耶哥儿想起自己跟随师公传道日耳曼尼亚时,曾抓到过几只日耳蛮,在摁着他们洗刷了好几遍之后,也没能让其变得清新脱俗起来,便觉得十分心累。

    “我觉得对传道泰西来说,有武力就足够了。”

    这次吊死放贷的那位,耶哥儿就是亲自出马的。

    他练就了一身武艺,对上那位被幕后主使者抛弃、自身又年老体衰的同族,自然是将之一把抓住,直接炼化。

    而且有赵申和其他道友的言传身教,耶哥儿觉得能打就够了。

    结果赵申发出一声叹息,“我就是担心这个。”

    做大事,

    岂能只有勇武呢?

    上帝当年降旨,令两位教主成立太平道,

    时至今日,

    太平道哪能不明了这其中的深意?

    “太平道的本意,是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公的,要使之平正;

    不均的,要使之均衡。

    这是太平道秉持天意而行道天下的体现。

    也是太平道注定要与人斗争的原因。

    “《道德经》有言: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泰西的蛮夷虽然不知教化,不通利益,但即使是真野兽,也会想办法护住嘴里的肉,又何况他们呢?”

    “我之前带着你们前往泰西,更多的是探索那里的情况,明了那里的矛盾,为你这样的后来者做好基础。”

    所以,

    手段可以粗暴一点,蛮横一点。

    但若目标从“打了就跑”,变成“常驻人心”后,要花费的功夫就要翻倍许多。

    “何况罗马本身自有其文制,不与诸夏相同。”

    “你到了那里,注定会经历更多磨难……”

    “我不怕!”

    刚刚长成的青年握住师公的手,将身体的热量传递给老人,表明自己的态度道,“如果我害怕的话,怎么还会回到南方呢?”

    他们在北地郡停留了一段时间,也结实了一些人脉,是有条件跑到那安定的北秦之地,买下一片土地,做个安乐富家翁的。

    赵申于是满意的点点头,“有你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

    “我心底一直担忧,你受到我的影响,忽略了人心之欲的影响,对他人之恶没有防备,所以特意让你自己去处理了这件事……”

    “现在!”

    “我可以安心将一些东西交给你了!”

    耶哥儿闻言一惊,还以为自己能够提前接过九节杖了。

    他赶紧在心里编起来推辞的措辞,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拒绝师公这样的长辈,实在不敬。

    电光火石之间,

    他心思百转,最后想到:

    唉!

    看来这千斤重担,的确要落到我这壮硕的肩膀上了!

    他搓着手,准备接过大贤良师传承。

    但结果却不如他意。

    被赵申从床底扒拉出来的,不是那根跟随了他许多年,敲死过不知多少人的九节杖,而是一箱子书册。

    “这些是我整理出来的史书!”

    “其中记录了诸夏各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

    “你既然有了准备和经验,那就拿去看看,增长下自己的见识!”

    即便跟随长辈走过了很多地方,可耶哥儿到底才二十岁的年纪,又能知道多少呢?

    “唉!”

    “到底是老了,拖一箱子书出来,这腰就有些不行了!”

    赵申揉着自己的老腰,转过身就要吩咐徒孙将面前的智慧结晶扛回去,却见到耶哥儿正摆出一副被骗了感情的表情看着自己。

    “你不喜欢?”

    赵申眯着眼睛问他。

    “不,这正是我需要的!”

    耶哥儿顿时收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