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中南越国 (第3/3页)
久,在那位喊出“寡人要奋斗”的吴王的孙子在位时,吴国君臣又恢复了最初的躺平姿态。
前人的辛苦,为随之东流而去。
有从南洋回来的诸夏商人,在对比了各国的情况后,还私下感慨,“怕是连殷洲的新乡都比不上了。”
“起码最近这些年,殷洲人又吃起了远渡重洋的苦,来到中原与我们商贸。”
嬴沣的岳父,作为中南的大商人,自然也是去过吴国,发出这般感慨的人物之一。
但吴国可以躺平,不至于有亡国之忧虑,
是因为其位于海岛之上,只要防住了齐国就好。
可中南势力众多,一时不慎,他们就会从猎人变成猎物,被捉去扒皮抽骨,助他人增进修行了。
谁也不愿意自己打拼一辈子的基业,还有子孙后代,迎来这样的灭亡。
所以,
当嬴沣表示“在中南建功立业”的意向时,他的岳父十分支持,并联络了一些商人,资助女婿的事业。
其中一名姓吕的富商被拉过来后,还对嬴沣摆出哭笑不得的模样:
“我的祖先是吕不韦,我是其被流放到南方后繁衍出来的子孙。”
“真是想不到,我还能与故主的后代在中南相遇。”
嬴沣当时也跟着笑。
他岳父则是说,“搞不搞?”
“不干我找别人干!”
对方立马就说,“当然!”
“先祖做过的事,我很是愿意效仿!”
在吕不韦之后,
哪个商人不愿意“谋国之主,所赢无数”呢?
随后,
他们便展开了行动。
而那些土人的表现,也再次印证了西秦太祖的评价,很快被其击败,变得前倨后恭起来。
等嬴沣带着自己组建起来的军士,屠戮了许多土人之后,后者甚至对之更加恭敬,下跪的姿势也更加标准。
嬴沣因此说道:
“先前有研读经典的人找到我,用仁慈、民心的道理劝说,希望我能对土人施以仁化,这样才能受其身心。”
“可蛮夷非人哉,岂能以人论之?”
“用对人的态度,去对待禽兽,为了所谓的颜面而忽视真正的利益,这样愚蠢的事情,是不可能得到好结果的!”
就这样,
嬴沣凭借自己先前的财力,还有后续展现出来的武功,在中南聚拢了大量的诸夏君子。
得到他们的拥护后,
嬴沣便在今年立国称王。
有人认为他是嬴秦宗室,便提议他采用“秦”的国号。
但嬴沣想到虽然动乱,但就像打不死的蜚蠊一样,愣是坚挺存活至今的西秦,遗憾的拒绝了这个提议。
又有人提议用“楚”这个国号,以示其为南方之国,水热之地。
结果嬴沣大怒,“我不可能用仇家的名号!”
于是,
争论了许久,
在交趾郡的叛乱,都被马援平定后,嬴沣才定下了“越”这个古国之号。
并因为了解到大汉在交趾郡展现出来的武威,选择对复兴的汉室称臣,而不是向着相邻的隋国纳供。
那位劝他用“楚”国号的人就说:“不服楚,为什么要服汉?”
嬴沣回道,“国家可不能意气用事。”
“而且我向诸夏天子表示臣服,这有什么问题呢?”
阴间的死鬼们也跟着松了口气。
心宽体胖的楚怀王说,“要是让嬴秦子孙,冠了我家的名号,那等他死下来,该去扣哪家的门呢?”
但随后他又跟一群楚国旧臣们哀叹起来,“杞国都有一群匈奴人追着认祖宗,凭借那微薄的血脉复生在域外之地。”
“我楚国当年何其广大,子嗣何其兴盛,怎么就没有后人复兴它呢?”
听到他这样说的何博也跟着沉默,然后拎过来陈胜说,“这是张楚。”
拎过来项羽说,“这是西楚。”
拎过来义帝说,“这是后楚。”
“你要的是哪个?”
楚怀王因此更加悲伤,跑去找屈原抱头痛哭起来。
只有何博留在原地,发出哈哈大笑。
而在阳世,
伴随着交趾郡平定的消息,
还有南方越国派来表示臣服的使者一同进入洛阳。
感觉天下大定的皇帝终于下令,废除了陪伴自己多年,为自己生育了六个孩子的郭圣通,改立同样为自己生育了五个孩子的阴丽华为新后。
收到诏书的郭圣通没有为此哀怨流泪。
她淡然的为自己整理了仪容,并在揽镜自照时发出一声轻笑:
“瞎闹了这么多年。”
“我竟然生出了这样多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