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50章:八国联使

第550章:八国联使

    第550章:八国联使 (第3/3页)

德道长推算过路线,

    船队如无意外,只需要在隋国的西海岸停靠,无需再绕到东面去。

    而西海岸的港口距离隋国都城遥远,又没有大河相连,消息传递起来可不方便。

    除非八国联使愿意耽搁一段时间,等着隋帝回应。

    这又怎么可能呢?

    “这就好!”

    杞王得到自己想要的回答,便露出高兴的笑容,随后送走了使团。

    路过中南的时候,

    正在与周边蛮夷作战,将疆域开拓的越王并没有及时得知使团的事情。

    后者也只是匆匆补给了一番,便转道北上,进入了汉朝的海域中。

    梁国的使者对此表示:

    “不见也好,免得见了尴尬!”

    梁国,是嬴秦的后代,被人一路从富饶的两河赶到埃及,又从埃及赶到戎洲高地。

    如今国祚虽定立不移,但对比祖宗伟业,还是挺丢人的。

    更别说治下的肤色问题了。

    越国,也是嬴秦的后代,偏远宗室放弃家产跑路到了隋国,又跑路到了中南,通过联姻得到了兴起,最终建立了国家。

    但受到中南水土的影响,这支源于大河以北,兴盛于西海,又来到岭南以南的秦人,不仅率先对着汉朝称臣,制度上甚至还有些不少的熊楚特色。

    两家使者若是碰了面,等对着宗族世谱论完了辈分关系,转头就提问,“你怎么不叫‘秦’啊?”

    “你是怎么建国立业的啊?”

    “你如今的国风,还有几分玄鸟的影子?”

    那岂不是大眼瞪小眼,平白给其他七个国家的使者看了笑话?

    别说,

    使团里面还有个卷毛的楚国使者呢!

    如此兜兜转转,

    花费了漫长的时日,

    八国联使这才乘风破浪,停靠在了大汉的港口中。

    接下来,

    他们将沿着上一次罗马使者走过的道路,带着千里而来礼物进入洛阳,面见天子。

    一路上,

    这批来自于极西之地的使者,自然对初时大汉的昌盛繁华发出了惊叹。

    但随行的罗马使者塔西佗心中却有些别扭。

    他私下跟自己同行的友人说,“集权独治的国度,竟然真的可以缔造超越罗马的强盛。”

    塔西佗,

    是当世罗马的著名学者,对诸夏也颇有研究。

    只是,

    即便出生于集权之下,目睹了先帝阿莱克修斯的治理,他对罗马历代君主的集权,还是怀抱着不满,对其指摘不断。

    一方面,

    是因为罗马长久的共和传统,至今也没有完全消散,

    就连奥古斯都的位置,也无法做到像诸夏那样,在一家一姓内,由同一祖先的后人传承。

    本质上,还是屋大维出身的尤里乌斯家族,与提比略出身的克劳狄乌斯结合统治。

    嗯,

    如此一看,先帝阿莱克修斯的血脉纯度,只比屋大维和提比略本身低一些。

    毕竟他不管从哪方面算,都能追溯到这两个家族的兴盛者身上。

    而另一方面,

    一切都要顺应奥古斯都的意思。

    这自然让塔西佗这样的古典学者有些难以接受。

    他甚至还找到过来自诸夏的高德道长,倾诉过这样的烦恼。

    然后那位高德道长抚摸着自己的胡须想了想,并没有跟他解释“共和”、“集权”的区别,只是指引他向着瑞纳河以东,那片被罗马人称之为“大日耳曼尼亚”,如今被插入好几颗诸夏钉子户的地方而去。

    “有些东西,话语是无法讲明的。”

    “你若怀有疑惑,可以自己去看一看,听一听。”

    于是,

    塔西佗便被高德带到了大日耳曼尼亚地区,并在那里游历了好四五年的时间。

    直到前年,

    他被君主康斯坦丁乌斯召回罗马,担任中枢官职,这才结束了在诸夏与蛮族间的游走。

    随后,

    他又因学识渊博,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诸夏雅言,成为了新时代的罗马使者。

    他来到中央之国,

    这个天底下集权最强,土地最广,人口最丰的国家,然后对它发出了作为学者的惊叹。

    “但我的想法还是没有改变太多。”

    “再美好的制度,也会有着弊端。”

    “我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在见证了中原多处的风景,雄伟壮丽的洛阳城也遥遥在望时,

    塔西佗还在与友人辩论着自己的观点。

    友人想着等会面见天子的事,只对他说着:

    “啊对对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