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66章:安帝

第566章:安帝

    第566章:安帝 (第3/3页)

以对大汉来说,这些家伙实在不配自己出手。

    兵锋因此懈怠,一直挥舞刀剑的手也垂落下去,以至于让蛮夷们的脖子又发起痒来,想用它来试一试汉人的大宝剑是否锋利。

    结果自然是很好的,

    饱受豪强世家困扰,同时也因各地天灾闹了一肚子气的邓太后正需要一个发泄对象。

    南匈奴单于要不是帽子脱的够快,囚车坐的够主动,他完全可以摆脱颈部酸痛的烦恼,让身体少掉一个三百两左右、形态浑圆,但没什么作用的负担。

    乌桓、鲜卑之后也匆忙赶到洛阳,膝行上殿,一副惶恐到近乎晕厥的姿态。

    这让皇帝刘祜生出了得意的情绪,享受到了作为天子的美妙滋味。

    看看,

    蛮夷都臣服在我脚下!

    天底下有什么事是不能顺从我心意的呢?

    他暂时忘却了身后坐着的邓太后,想要抬手,向颤抖着身体,祈求大汉宽恕的蛮夷首领们赐下赦免。

    但邓太后打断了他。

    她冷漠的下了命令,将匈奴单于扣押在洛阳,为匈奴人换上一位从小在洛阳为质学习,极为汉化的新单于。

    对鲜卑和乌桓,

    作为从犯,她则要求鲜卑王向大汉进贡大量的马匹牛羊作为补偿,并放还这些年从边境掳掠走的汉人。

    “当然,慕容部不需要如此。”

    “朕还当奖励他们的忠诚!”

    在鲜卑王打算带领族人对大汉发起逆子冲锋时,

    慕容部是鲜卑众部中最为反对的。

    为此,

    鲜卑王还先带着人将慕容部收拾了一顿,再施施然的同匈奴南下而去。

    慕容部没有屈服,当即派出使者跨越长城,向洛阳禀报这件事情,并在之后出兵,同大汉夹击了这三家逆子。

    邓太后因此很满意慕容部的态度,认为这支部族值得扶持。

    鲜卑王听了,脸色白了些,嘴唇蠕动几下,最终却是低头不语。

    在这次部落冲突中,

    慕容部公然挑衅了作为主干部落的权威,虽然在后面挨了一顿打,但并没有损伤元气,不然也没有能力与汉军联合,呈两面包夹之势。

    现在他败了,整个鲜卑除了慕容部外,都要吃下大汉塞过来的苦果。

    可想而知,

    慕容部在未来,注定会挑战,乃至于取代他的地位。

    就像南匈奴被强硬的更换了一个听话乖巧的新单于一样。

    宝座上的皇帝也像鲜卑王一样神色变动,原本兴奋明亮的眼眸,伴随着邓太后对蛮夷的处置,逐渐暗淡下去。

    没有人在意他的反应,

    群臣和败犬只会响应太后的命令,对其发出“万岁”的呼喊。

    于是他的脸色变得冷漠起来。

    坐在身后的邓绥没有注意到名义上是自己儿子,实际上也抚养多年的皇帝的心情变动,

    更没有因为群臣在她取得一场漂亮的战功之后,发出的赞美之声而心思浮动,生出凌然雄壮的想法。

    她只是想着刚刚报上来的各地灾祸,

    还有这场战争后抚恤作战将士,安顿受到波及的边疆子民等等事务,不动声色的叹息了一声。

    汉高祖曾因着群臣朝拜,而品尝出皇权的美妙。

    邓绥如今也因着群臣朝拜,而感受到皇权带来的压力。

    也许做个不负责任,只安心享乐快活,怀有“朕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之心的君主,才能畅享权力吧?

    反正邓绥是个较真的性子,

    她做不到放手不管的事。

    “那么接下来,应该提拔一些新的官员,来帮助我推行新政了。”

    抬手让群臣缓缓退下,邓绥和皇帝也在宫人的拥戴下转入内廷。

    她一边走着,心里还一边想到:

    “张衡那边做的很好。”

    “江南的水患因此减轻了一些,荆州、扬州可以承接更多人的迁移……”

    “但中原的蝗灾还是要想办法治理的,有民间之人书写了一些有关治蝗的册子献给我,不知道其中作用究竟有多少……”

    大汉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哪怕君主宵衣旰食,也总有处理不完的事务,解决不完的问题。

    邓绥都有些理解,为何大汉总有皇帝英年早逝了。

    而在远方,

    从罗马返回的甘英看着灰头土脸的南匈奴人,惊讶的说道:

    “西海的匈奴人被击败了,中原的匈奴人也被击败了。”

    “这两家果然是兄弟啊!”

    挨揍的时间,

    还有挨揍后的模样,都如此相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