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主动出击!(四千字章节) (第2/3页)
“末将粗通武艺,愿为武君鞍前马后,杀尽敌寇!”
梁萧安慰道:“太史将军领兵已久,在本地军队素有人望,正需要你为守军起榜样作用,率众守城,看押俘虏。至于杀敌立功之事,来日方长,不愁没有机会!保境安民亦是大功!”
太史子义也意识到了自己责任重大,当即表态:“悉听尊命!”
梁萧又重新调兵遣将。
常念侠与刘并分别领四千骑兵,在梁萧七千白袍兵左右两翼,后方则是五千骑兵负责随时接应、增援和联系琅琊。
两万北疆骑兵即将倾巢而出,只为绝汲断道,化被动为主动,以保琅琊。
这是目前梁萧能想到的保下琅琊的最佳策略,只是也有一定风险。
好在琅琊百姓无比珍惜这位来之不易的武君及其麾下王师,因此也相当配合,非常时期不敢四处乱窜。
春耕如常,不过梁萧考虑到敌军可能绕城袭杀,暂时搁置了城南的大片农田。
夜间,梁萧派出去的斥候部队一路北行,来到距离琅琊一百二十里外的高地,放目远眺,也不禁背脊发凉。
远方,匈奴大队骑兵正在安营扎寨!
“被武君驱逐的敌军散兵游勇,肯定已经和敌军会合了!”
“尽快回去通知武君!!”
匈奴队伍之中,主帅赫连泓正在审问从琅琊逃出来的上百名匈奴骑兵。
火光映着赫连泓狰狞的表情,似一头随时择人而噬的野兽。
“你们说,琅琊已经被梁萧攻陷??”
面对赫连泓杀气腾腾的质问,逃兵队长连忙解释。
“闻人氏和太史子义叛变,拿下了乞伏太守和乞伏将军,大开城门,梁萧就杀进来了,我们猝不及防,抵挡不住……”
赫连泓深吸了一口气,虎躯剧烈颤抖,随后抽出腰间宝剑,便要杀人。
军师连忙劝阻,“此时正需要安慰败兵,杀之不祥……”
赫连泓怒哼一声,阴沉着脸,收剑入鞘。
“琅琊不容有失,立即派人加急赶回王城,将此事通报单于!”
“明日全军急行军,务必夺回琅琊!!”
这一夜,匈奴骑兵难以入眠。
他们千算万算,也算不到与武朝边境相隔数百里的琅琊居然会失守!
琅琊一丢,他们得不到及时补给,就会显得无比被动。
正因为有琅琊作为补给站,这些匈奴骑兵才敢放心赶路,而不用携带更多粮草。
后方的粮草也不足以支持这么多人马用度,就需要加派后勤。
万一己方到了琅琊,短时间内拿不下来,那就只能悲催地杀马取食了。
战马,是匈奴人引以为傲的最珍视的财富!
而重骑兵行动缓慢,就算人马所用的铁甲都用车载,车辆的行进也跟不上前锋部队。
这就意味着,他们这支骑兵就算到了琅琊,暂时无法利用重骑兵击溃梁萧!
形势之严峻,足以让他们彻夜难眠。
“单于向来待闻人氏不薄,为何……”
赫连泓苦思冥想一晚上,也想不明白,为何闻人氏会叛变、敢叛变。
但有一件事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一旦梁萧在琅琊站稳脚跟,匈奴不能及时夺回琅琊,国内势必人心动荡,会有更多武朝遗民投奔梁萧,甚至就在当地发动叛乱,响应梁萧!
翌日清晨,梁萧留下闻人氏一众官员,由太史子义主持守城,闻人子义等人负责辅助和调动。
北疆骑兵都带上了十五日干粮,以便与敌军周旋多日。
两万人马浩浩荡荡,杀往北方。
中午,梁萧的部队终于迎来了北方的斥候。
“禀报武君:昨夜我们在北方距离琅琊百二十里的位置,发现至少三万匈奴骑兵,应该是敌军增援!!”
众将无不激动,纷纷请战。
“愿为武君斩将夺旗!”
梁萧当机立断,挥师北上。
“加急赶路,北进十里,然后以逸待劳!”
北疆骑兵倾巢出动,紧密联系,一路北进十里,来到一处水草丰沃之地,全军修整。
梁萧又派出斥候和先锋部队,往北方巡逻。
徐州在梁萧的指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