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应验(4000字章) (第1/3页)
江南群雄并起的同时,西秦却是罕见地同仇敌忾,只为歼灭梁萧,再瓜分利益。
这一切都在梁萧的预料之中,包括江南军阀对他的敌视。
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他既然选择了团结百姓的路线,自然要面对外界地主豪强的抵制。
好在徐州各地的百姓识字率已经今非昔比,对信息的接受效率也大大提升,显著提升了行政效率。
燕云各地也在推行教导百姓识字的政策。
这本是轻而易举的,只是旧时代总是有人恐惧民智渐开,妨碍他们垄断利益,而梁萧没有这些顾虑。
邺城军营。
梁萧确认最无缺率众北进,并且邺城的燕云部队已经能熟练守城,也立即调动一支万人的天策军北上。
滏口陉有靖云生驻守,可以往北边调动援军,而邺城过去的援军则可以接替滏口陉的防务。
对于邺城,拓跋穹已经束手无策,选择以拖待变。
双方领袖暂时也不再互通使节,而是等待南北两地的消息。
慕容氏双雄也罕见地三缄其口,自始至终不曾反对与邺城僵持。
燕云之地迟迟不克,已经让他们心急如焚。
比起梁萧,他们更愿意接受西秦占领燕云之地,至少以后还有掠夺的机会。
而梁萧在燕云之地推行的政策让他们感到恐惧,简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在双方对峙的同时,拓跋穹的四百里加急快马也抵达京城,向监国太子拓跋峥递交拓跋穹的手谕。
拓跋峥立即派人通知拓跋倩影。
“让我去前线担任使者?”拓跋倩影有些茫然。
南王拓跋评名义上协助拓跋峥监国,实际上已经去接替武安君驻守南境,与江南的云家对峙。
她也就成了父皇钦点的京中的唯一辅臣,除了辅佐皇兄,还兼顾制约和监督百官。
作为女子,这是她第一次大展身手,并且备受好评。
谁说女子不如男?
可现在她父皇却要将她调往前线,还不能带上秦都影卫……
“皇妹,只怕皇兄独木难支啊……”拓跋峥的脸色有些苍白。
他父皇这一番安排,说明对他这个太子更加放心,宗室已经无人能撼动他的储君地位。
可是他还年轻,一直活在父皇的庇护之下,治国经验远不如父皇,难以服众。
比起皇妹的制约,他更担心在这里无人支持。
拓跋倩影安慰道:“皇兄不必担忧,各家重臣,尤其是武将,都已随军出征,只要你牢记父皇和丞相的教诲,有秦都影卫辅佐,何愁京师不定!”
拓跋峥无奈,只好放行。
当天,拓跋倩影便将秦都影卫的军权移交给拓跋峥,第二天一早便动身前往朝歌,等候拓跋穹指示。
马车里,拓跋倩影望着手里的秦都影卫统领的印绶,心情复杂。
以前,她是无比渴望权势的。
但在昨天,她却义无反顾奔赴前线。
因为与朝歌对峙的邺城,有梁萧坐镇。
她父皇要她担任沟通梁萧的使者……
即使远在千里之外,她也能从秦都影卫那里了解天下大势,自然知道燕云之地的局势。
那个男人,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征服了燕云之地人们的心。
她从来不信史书记载的圣贤明君之事,认为其中多有粉饰,真相未必如文字记述的那般***。
而今,她却见证了一段注定流芳百世的历史。
驱逐胡虏,收复燕云,民心所向,豪杰归附!
她很想见见那个把自己当做朋友的男人。
京城,秦府。
秦越正在检阅秦昭柔记述的《武君列传》内容,眉头一皱,叹息。
“柔儿,你怎就把自己劝他不吃肉的故事也一并记述,这对你可不好。”
当初,他的女儿于心不忍,劝梁萧莫要杀生吃肉,被梁萧教育了一顿,又被她大舅乐尊大师开导,自惭形秽。
此事若是流传后世,难免让她贻笑大方。
秦昭柔道:“史官秉笔直书,但终究是一家之言,孩儿只是希望对后人能有警示作用,身后之名无足挂齿。”
言讫,秦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