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今来见白玉京 > 第八十一章 “杂种”生气的后果

第八十一章 “杂种”生气的后果

    第八十一章 “杂种”生气的后果 (第1/3页)

    二人直上第五层楼,坐入一个雅间,临窗望去,就能看到黄龙河美景,能看到极远处的秀霸山。

    山上白云缭绕,山峰奇峻,景色颇为壮丽。

    陈执安点了菜,便与黎序时一同饮酒。

    黎序时只喝过米酒,可这引鹤楼中并无米酒,陈执安为了照顾他的口味,便也就只点了黄酒。

    醇香的黄酒入口,最初黎序时并不适应,可喝了两杯,热气翻涌,脸上起了几分红晕,他便体会出这酒的好来。

    又有许多其他酒楼吃不到的菜肴佳宴,也让黎序时狠狠长了一番见识。

    “师兄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酒食,吃上一顿,只怕要上一两银子吧?”

    黎序时压低声音,小心翼翼询问。

    陈执安一本正经的点头,道:“差不离,一两银子也许还不够。”

    黎序时顿时心有余悸,感叹在这悬天京,银子可是真不够。

    二人吃饭喝酒,五层楼上其他文人的目光,却屡屡扫过,目光多在陈执安脸上停留,大约是惊异于陈执安竟然如此年轻。

    过去一刻钟时间。

    江太平还未来,也许是未曾下值。

    远处的天边却已经泛起晚云,暮云悠悠,在橙红的天际舒展,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

    远处的山峦也被暮色笼罩,隐隐绰绰。

    黎序时都有些看呆了,感叹说道:“我师尊每每与我说,就只有老剑山有这般壮丽的景象,却不曾想在这闹市嘈杂的悬天京中,竟然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

    陈执安正要回答,楼中的小二却送来一封信件。

    陈执安接过信件,抬头一看,便看到不远处另一雅间中,有四五位身着华衣的年轻人正朝他微笑点头。

    这封信是他们传来。

    陈执安打开信封,拿出信纸一看,信的内容不长,除了开头的客套寒暄之外,便大体是在问……

    陈执安这般年轻,兼具绘画与写诗之才,却不知是苏南府哪一座世家的后人?可否是陈马陈家?

    黎序时探过头来,好奇询问:“师兄,我却只知道你来自苏南府,却也不知你的出身。”

    陈执安拿过早已在桌案上备好的笔来,墨已磨开,他在信上坦然写了几行字,便又叫那小二送了回去。

    黎序时有些惊喜,道:“师兄,你父亲竟然是一位私塾先生?据说我还年幼时,我家师尊与师兄便想请一位先生上山,教我读书识字。

    可后来,我二师兄回来了,便不曾请了,只让他教我读书。

    只是……我二师兄颇为严厉,我童年吃了不少苦头。

    那时我便时常在想,若二师兄没有回来,而是请一位气性温和的先生上山,我便能好过许多了。”

    陈执安脸上浮起笑容来,点头道:“我父亲在苏南府教授蒙学,为小儿开智十几载,岐黄街乃至临近的几条街道,十几二十个小巷子里的人家,都有我父亲的学生。

    我父亲气性也十分温和,那些小孩子最喜欢的老师,便是我家父亲。”

    黎序时懵懂点头:“若往后老剑山上还有其他弟子,那时我便是师兄,能在山上说上话,我一定请伯父上山,让他们不至于受我二师兄的棍棒。”

    二人在这边说话。

    那一封信,却已经送到那一处雅间,那几位衣着华贵的士人打开信件一看,神色有些微妙的变化,却也不曾失礼,只是不再送条子过来了。

    陈执安并不在意。

    偶尔却也有人高声让陈执安作画,陈执安只是举酒谢绝。

    又过片刻,又有一道条子送来。

    陈执安接过条子,小二却极有礼貌的指向他处。

    他所指之地,一道屏风撤开,陈执安便看到一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人物。

    却是在东丰街楚牧野小院中见过的赵青章,便是那位通直郎,据楚牧野说过,此人乃是太子的左膀右臂。

    此时这赵青章并非独自一人,坐在他上首的还有一位看起来大约已然有五六十岁的老人。

    二人盘膝而坐,都看着陈执安。

    赵青章脸上笑意盎然,远远朝着陈执安行礼。

    陈执安打开条子一看。

    “陈公子,何不来共饮一杯?”

    陈执安举杯,赵青章却站起身来,亲自走来。

    “一别已经三月有余,陈公子竟然来了这悬天京,甚至还博了一身的好名头!”

    赵青章说起话来令人如沐春风,举杯说道:“我特意来请,今日恰好青章座师也在这引鹤楼中,正好引荐陈公子认识。”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赵青章又是递条子,又是亲自举酒来请。

    陈执安便与黎序时说了一句“我喝一杯就来”,便与赵青章去了那雅间。

    盘膝而坐的老人脸上带着笑容,鹤发银须,见陈执安朝他行礼,便抬手笑道:“不必多礼,你就是那来自苏南府的画师?”

    陈执安入座,颔首称是。

    那老人上下看了陈执安一眼:“却不曾想,你这般年轻,就已经能够在坐朝节上为玲珑公主作画,绘画技艺想来十分不凡……”

    “也好,正好让孙仲玉与吕善看上一看,这悬天京可并非只有他们二人会画画。”

    孙仲玉乃是当朝中书舍人。

    吕善则是夏渊阁待诏,据说此二人修为不凡,又因为他们极为擅长画画,被昭伏皇擢升官职,在绘画一道上,整座悬天京中,无人能出此二人之右。

    “而且我听说你还给胧月娘娘写了一首诗文,对仗工整,词句优美,确实写出了胧月娘娘的超凡脱俗了,意境清幽雅致,属实不凡。

    不知你师承何人,又在哪里读书?竟然有这般诗词功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