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我今来见白玉京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直达玉阙之天功

第一百一十九章 直达玉阙之天功

    第一百一十九章 直达玉阙之天功 (第2/3页)

  便如圣人所言,我大虞能出这样一位文人种子,倒是颇为令人欣慰。

    只可惜这位澈衣郎并未参加科考,身无功名,否则若能入仕,往后必然走出一番自己的道路,对我大虞而言,更是一件好事。”

    “嗯?”昭伏皇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可这陈执安并非仅有词画造诣,他时年十八,已然登上了雏虎碑,夺得了此次比较中璞玉第一甲。

    谢老不如仔细看一看他。”

    谢老颔首,转过头来看了一眼陈执安。

    只这一眼,陈执安只觉得这老人眼中似乎蕴藏着一片完整的天下,广袤无垠,深不见底,山川湖泊、云气海洋一应俱全!

    这是何等的境界?

    陈执安低下头来不与这老人对视。

    可这老人脸上却露出惊讶之色了:“凝聚十二道神蕴,根骨惊奇,如蕴宝藏,确实是一位少年天才。

    若是好好培养,那雏虎碑上前百之位,必有一席归于此少年!”

    一旁的端阙王爷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些,眼里还带了些惊喜来。

    他早知陈执安天赋不凡,可却不知这陈执安根骨竟然如此奇绝,能够令谢家谢长运认可。

    而那位秦大都御同样如是,上下打量着陈执安,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除了这满身惊奇的根骨之外,他还酝酿出了一道刀意,势如万军,却又悲天悯人……应当是傅大将军的【止戈】刀意。”

    谢老再度开口。

    一眼之下,哪怕陈执安早已修行长日安隐经,甚至将这一门玄功修行到七重圆满,这老人却依然轻而易举的看穿了他,就好像是看穿了一块透明的玉石。

    “与你谢家儿郎相比,如何?”

    昭伏皇继续询问。

    谢老先生点头,却又摇头。

    “我听说这陈执安时年十八,却依然有这等修为,甚至修行出刀意,颇为难得。

    确实足以与如今身在悬天京的谢宥争锋。

    可根骨如玉者,并非只有这少年一人,我谢家族小谢北图,位列雏虎碑上八十九,在我大虞,能与他相提并论者,不过寥寥双掌之数。

    陈执安……还不足以与他们比肩。”昭伏皇圆脸上露出笑容来,摇头说道:“可据我所知,陈执安久居苏南府,论及修行之良,论及修行玄功妙法,论及师承,又如何能与大虞六姓、三山二宗相提并论。

    可他却依旧能够修出一身璞玉神通,我觉得这陈执安倒是一个可造之才。”

    昭伏皇话语至此。

    谢老自然不会争辩,只是依然坐在檀木椅上,微微躬身,表示认同昭伏皇的话。

    可昭伏皇的下一句话,却让谢老皱起眉头来。

    “宋相欲要设立大小执印之位,我已然准奏,命令樊山钟打造青龙鉴、陆吾鉴,谢老觉得,这陈执安可否能够托起陆吾鉴?”

    端阙王爷、秦大都御默不作声,只是注视着谢老。

    而那谢老却终于站起身来,朝圣人行礼,道:“执印之位于这大虞而言确实极为重要,世家传家百年,便有许多子弟日渐糜烂,不知规矩为何物,致使家族门楣蒙尘……这样的子弟多了,一些世家高族也逐渐堕落。

    圣人欲要整顿,我大虞六姓岂有不赞成之理?”

    “只是这大小执印之位事关重大,还需仔细斟酌。

    陈执安有高绝的诗才,年岁也确实年轻,可他修为却不过璞玉境界,即便根骨不凡,踏足先天、踏足玉阙却也仍然需要许多时候,不足以服众。”

    “执印之位本就尊贵,若是所选之人无法服众,只怕不妥。”

    谢老开口。

    昭伏皇点头,又仔细请教:“那谢老以为,执印之位,又应该给谁合适?”

    谢老思虑片刻,道:“执印之位,自然要给天赋、根骨不凡,修为同样不落于人后,平日里行事又能服众的人物。

    我却觉得姜家姜飞流,又或者晏家晏鹤眠,乃至褚家的褚岫白也颇为合适。”

    他说到这里,略有一顿,又继续补充说道:“其中姜家姜飞流十二岁之年,曾上素神山,以俗家身份,得了染雾刀。”

    “晏家晏鹤眠出生之时,便有仙鹤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