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 第24章 葛大爷(3/4)

第24章 葛大爷(3/4)

    第24章 葛大爷(3/4) (第2/3页)



    沈言倒也没有想过一镜到底…

    一镜到底顾名思义就是:一个长镜头中间不通过第二个镜头拼接来完成一段叙事。

    其实一镜到底不代表不包括合成场景等电影特效技术。

    也不代表一个长镜头就比一组镜头更牛B。

    所有的技术都是为创作而服务的,用的好是锦上添花,用不好是火上浇油。

    还有一点,太慢了!

    要知道一镜到底的几个电影,《1917》光是排练就用了6个月,前期筹备用了8个月!

    冯晓刚的《芳华》里的6分钟长镜头战争戏花了半个月才拍完,期间无数次推倒重来。

    《扬名立万》不可能用这么长时间!

    排练三天…

    演员们大都吃准台词了…

    然后带妆排练…

    原本以为演员们会有抵触这种拍摄方式…

    大家都是一线,你把我们叫来,然后排练舞台剧?

    像话吗?

    想多了,大家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包括吴景…

    看来,真正的演员都是乐于在舞台上发光这句话是真实的!

    沈言对葛尤的表现最满意。

    大概是因为他见过太多投资人…

    所以,他演起来陆子野,很有生活!

    对了,葛尤在《扬名立万》里的造型参考了《罗曼蒂克消亡史》,就是有头发的那种。

    ……

    有个话题:为什么好些老戏骨演技不见长进甚至倒退?

    演员这个行业是最吃天赋的,没有之一。

    演员从刚入行,到老戏骨,最重要的是什么?

    五官和嗓音。

    到了老戏骨阶段,那就说明演技非但不错,而且在影视圈浸淫日久。

    这样的老演员,演技已经达到一个高度了,演技上都大差不差。

    举几个例子:江闻,陈导明、葛尤这种级别,拼的就是剧本,以及五官跟角色的贴切度。

    只有中间的演员,才需要拼演技啊,台词啊,什么之类的。

    比如王寳强,演技不管多北影教科书,你让他演哪吒,怎么演怎么垃圾…

    所以你觉得某些老戏骨演技下降,多半是剧本就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