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一年一度上影节(3/3) (第3/3页)
你相不相信大数据?”
“没研究过…”沈言耸肩;“不过各大媒体吹得这么狠,我还是很希望看到一部根据大数据制作出来的电影的!”
“《纸牌屋》不就是根据大数据打造出来的剧集嘛!”
“…嗯,你说的有道理,或许我应该多学习…”
“《扬名立万》撤档一个月…能说说原因吗?”
“后期需要修改…”
闲扯了几句,沈言离开,直接去了论坛现场。
他现在真的很少发表一些爹味言论
要是按照以前的习惯,肯定要反驳一下记者的观点。
长篇大论论证《纸牌屋》跟大数据一点关系都没有,奈飞能成是因为运气好——投了两部剧,《纸牌屋》成了,另外一部是《利勒哈默尔》…
无人问津!
奈飞之所以做自制剧,源于2011年跟内容合作方Starz电视台停止合作,平台内容的暂时缺失,导致当季度奈飞美国国内用户流失了80万。
这也让奈飞深刻意识到了内容版权的重要性。
很快,奈飞开始尝试自制内容。2012年,奈飞推出了首部自制剧《利勒哈默尔》,这个剧不太行,效果不佳…
但彼时的奈飞依然决定进行一场豪赌。
之所以说是豪赌,是因为一般来讲,美国电视剧的制作流程是先制作一到两集来试播,通过市场反应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制作。
而当时奈飞决定直接投资一亿美元,预定《纸牌屋》前两季制作。
然后成功了!
只能说大家都没机会“欣赏”奈飞拍的大把烂片,反而把《纸牌屋》这样的作品当成普遍现象研究。
国内影视剧市场,连正经的完整的类型片市场都没有,搞个屁大数据!
现在他…觉得没有必要说这些话…
没有必要非得做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
闷声发大财最好!
不过,之后的论坛单元,一群年轻‘导演’聚在一起,《泰囧》的徐争,《北京遇上西雅图》的韩延…《小时代》的郭景明…
聊到了《富春山居图》,沈言谈了看法‘一部标杆级别的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