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抵达丽江(1/3) (第3/3页)
场早已注定,要么被变态富人当做玩物,要么欠下高额债务东躲西藏。
就像那些欠下裸贷的年轻女孩一样,明明是即将绽放的花朵,却选择成为柴木,燃烧自己的人生。
那这个角色就一点意义没有?
确实有意义——因为惠美的形象,《燃烧》不被戛纳评委们待见,他们觉得这个女性角色不够独立!
不够女性主义!
然后,《燃烧》一奖未拿…
其实,往深层次分析,惠美觉得自己是精神上的饥饿者,也就是富人,所以,她去了非洲旅游;
她表演哑剧剥桔子,表演这个关键要心里忘掉这个橘子,要想自己很想吃…
但她到底想不想吃呢?
从事实上来讲,她的生活饥饿感大于精神饥饿…
然后,热芭发了一堆自己对人物的见解…
每一篇都好长,包括惠美的原生家庭、人物性格、职业…以及惠美对钟秀的看法隐射出她对生活、生命的看法…
沈言最开始还认真看一下,后来就敷衍了…
因为没有必要!
是,演员的案头工作做的越详细越好,但很多时候,案头工作做好了,并不代表你能演出来!
就好像很多流量们每结束一部戏,都会发文告别…
矫情且大可不必。
不想写没感觉就别硬憋,别找枪手写一堆华丽而空洞的文字,你的努力在角色上已经完成,不必靠戏外再去加戏!
某演员发长文告别某个玛丽苏恋爱偶像剧…
豆瓣评分3、4分…
演它已经够丢人了居然还能憋出一篇小作文?
不过沈言也没有直说,而是委婉的劝了一句‘我觉得你还是先看看剧本里最打动你的片段…然后对着镜子演出来!’
“这是你选择剧本的方式?”
“对!”
然后热芭真的对着镜子演了一段跳舞的镜头,还发给了沈言…
沈言看了一遍,评价:“我记得剧本里的惠美是脱光了再跳舞的…你这穿着衣服,不合格!”
然后她回复:“你想看嘛?”
沈言直接回了一句:“等我到丽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