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拍摄日常(2/3) (第1/3页)
电影节,最重要的就是作品…
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作为欧洲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国际电影节,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也是很强烈的!
具体来说就是争夺某部影片的全球首映权。
这里需要理解一个概念和一个规则:什么是全球首映权?为什么三大电影节需要全球首映权?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在制作完成,正式进入院线之前,会举行一系列的放映宣传活动,而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面向媒体或公众的放映活动就是全球首映。
全球首映指的就是崭新的几乎没几个人看过的电影,首次直面观众的放映。
在全球放映权之后,就是国际首映权,即如果影片在制片国本土已经公开放映过,但从未在本土之外的地区和国家放映,那么这部电影首次在国外的放映活动就是国际首映。
再往下就是根据地区及国别和城市区分的首映了,比如北美首映,欧洲首映,亚洲首映,美国首映,南美首映,乃至中国首映等。
而欧洲三大电影节几乎强制性要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需要在他们电影节上举行全球首映,因为全球首映对媒体和公众来说是最具吸引力的,如果能在一个电影节上看到一部尚未公开面世的电影新作,那这个电影节的地位、名气和影响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欧洲三大电影节则通过要求影片全球首映的规则来维护自己的地位、精英品牌和威望。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
当年,《梅兰芳》就是在国内公映过了,然后才参加的柏林电影节!
而当遇到一部佳作,或者某大师名导的新作,或者巨星云集的电影时,三大电影节都会对这部电影伸出橄榄枝,邀请影片去参加他们的电影节。
于是电影节之间的竞争关系就出现了,也就是所谓的“抢片”。
戛纳电影节前主席吉尔·雅各布曾提到他曾经为了赶在其他电影节之前抢到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曾亲自坐飞机赶往科波拉在洛杉矶的住宅,盯着科波拉剪片。
后来影片在戛纳电影节获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