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捞柴火 (第2/3页)
着点头,劝母亲王玉芬:“妈,大叔说得对,放山还是有危险的。”
想到白天出现的危险,王玉芬没有犹豫,当即就同意了。
吃完饭,天色已晚,林宇他们也没回家,直接在杨友江家住下了。
杨友江家是三间房大平房,分东西凉屋,中间是厨房,东北人称作外地。
王玉芬带着两个孩子睡西屋,林宇和王大春跟着杨友江睡东屋。接下来的几天,他们都按照这样的安排,一心扑在放山上。
四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放山的山坡已经变得光秃秃的,而山坡下却堆满了高高的柴火。林宇看着这些柴火,满意地说:“这些柴火足够了,接下来大家就要把这些柴火捞回去。”
这时候,林宇的目光被一棵核桃树吸引。
这棵核桃树长得极为挺拔,枝干笔直,上面还错落分布着不少枝杈。林宇二话不说,拿起工具便将它砍了下来。
随后,他手脚麻利地把核桃树上的枝叶一一砍掉,只留下枝杈部分,而那枝干的长度,刚好不足他的身高。
杨友江看到林宇这一系列动作,顿时一脸诧异,忍不住开口道:“小宇,你行啊,这门道也知道?”
王大春则满脸好奇,凑上前问道:“啥门道呀?”
林宇呵呵一笑,卖了个关子:“大春哥,看到没有,这将是我们往回捞柴火的关键东西。”
王大春将信将疑,挠了挠头说:“这不就是核桃树干吗?咋就能成关键了?”
林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一边用工具将核桃树枝杈的主干头削出一个尖,一边耐心解释:“你可别小瞧了它,这里是山道,马车上不来,咱们得一捆一捆地把柴火捞回去。你想想,要是用双手捞,那能捞得动吗?你看好了。”
说着,林宇拿着处理好的核桃枝干走到一捆柴火面前,他先将柴火的根部抬起,然后把核桃树干被削出尖的部分顺着柴火的缝隙,精准地插了进去。紧接着,林宇手腕灵活一转,枝丫部分就稳稳地卡住了捆柴火的绳子,瞬间,柴火就被固定得结结实实。
林宇拍了拍手,继续给王大春解释:“这东西把柴火卡牢固后,往下捞柴火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扛着这核桃树干,就能轻轻松松把柴火往前拖动。而且,这样做我们还不用弯腰,柴火遇到路上的凹凸和石头,也不会有太大阻力。等累了的时候,还能停下来,把核桃树干往地上一杵就行。你说,它是不是关键?”
王大春恍然大悟,看着林宇手中的核桃树干,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小宇,你咋就能这么聪明呢?这法子,我这榆木脑袋,累死也想不出来啊。”
林宇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我聪明个啥,这都是前人的经验。你也不是不知道,我在门头村呆过,这些都是跟那边的老人学到的。”
王大春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