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山水有德,蕴养灵脉 (第2/3页)
,直击目标,很快一条三寸长的焦黑小蛇浮了上来,将昏死蛟蛇捏在手心,玄明迅速抽身。
———
藏道峰,问道院。
挥动拂尘,弄醒蛟蛇。
盘问些许问题后,见蛟蛇身上孽债重重,曾吞噬过不少无辜之人,玄明大发善心,送他去跟兄弟团聚,至于蛟蛇嘴硬,根本不是问题,多电几下就行。
随后,玄明独坐院中,掌心悬浮一片逆鳞,灵觉轻车熟路地探入其中,一片空间出现在眼前,灵物众多,典籍稀少,虽无法跟上条蛟蛇所携宝藏相比,但也价值不菲。
不过,玄明最看重的不是这些,而是一条灵脉,山雀妖会说动他,就是因为这些蛟龙残存子嗣在逃走时,取走万蛇洞数条灵脉,龙种本就与地脉灵脉等有些微妙联系,能做到这点不意外。
她怀疑这条蛟蛇身上有灵脉,皆因除了一条蛟蛇仍不知所踪,其余逃离蛟蛇,要么后续被逮到,要么陨落在玄明手上,都没发现灵脉,所以这条很可能有灵脉。
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与道人气机交感,相互裨益,但山有山德,水有水德,人有人德,山与人之间不能相差悬殊,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要么山逐渐灵机枯竭,沦为凡土,要么道人承受不住福泽,劫难重重,这跟浅水难养真龙是一个道理。
浮云山只是一座普通灵山,承载三位真人十分勉强,已经入不敷出,需更多灵脉,而那条蛟蛇恰好有,所以玄明心动了,心动即行动。
倒是对蛟蛇之死,他无甚可惜。
前人作孽,后人遭殃,蛟龙走水,兴风作浪,害命无数,其孽债牵连子孙,一承一负,即是道理。
蛟龙分神曾陨落于浮云山,两者已结下孽缘,两条蛟蛇先后陨落在自己手上,玄明觉得很合理,当然若陨落在紫霞宗手上,那就更理所应当。
一啄一饮,皆是天定。
收回思绪,玄明手上多了一颗珠子,苹果大,灵机氤氲,正是灵脉所化,虽仅有一颗,还有些暗淡,明显是缺乏地脉滋养,灵机流失,但胜在能用,用浮云山地脉滋养一番,便可恢复。
仔细端详片刻,玄明遁入浮云山地脉深处,将灵珠埋入灵脉旁,又将蛟蛇尸首一同埋下,供两条灵脉吞噬其中龙性,浮云山地脉顿时传出欢喜之意。
玄明同样高兴,返回问道院,瞧着云遮雾绕的青山绿水,感受到山中多出的那丝微妙气机,他心情畅快。
传承灵器有了。
灵脉也多了。
玄明掐指一算,明年立春,正是求真观晋升道门大宗的良辰吉日,到时有了天地院盖章,求真观必蒸蒸日上。
此间事了,他放心之余,入藏经阁观经悟道,长丰子很快将事情料理妥当,嗅着茶香,玄明心情舒畅平静,翻阅道经,黄庭气加持悟性,很快沉浸其中,心外无物,只剩道理与书写道经者隔空相见,坐而论道。
———
晨光满地,朝霞装点。
翌日一早,采集完朝阳紫气,玄明下山,继续红尘炼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