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开天之音,又悟混元真意 (第3/3页)
生无有高低,不分贵贱,本质相同,都是天地造物,是后天地量定了价值,才有了种种不同。
修行者当追根溯源,看清万物本质,明白天地为一、众生趋同之理,莫要被后天观念影响,当叩问本心,合理公正地对待万灵,再以万灵行为做出选择,善者得福,恶者招祸,善恶有报,如影随形。
白亭山本以为自己豁达大度,想不到玄明真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跟他相比,自己略输一筹,却心甘情愿,甘拜下风。
一人一妖沉浸在论道中,不知岁月流逝,太极天内,一座四寸山岳拔地而起,浩大光明,正是白亭山儒家道理所化。
随着先天之音与后天之声相融,混合成一个无音之音,玄明脑海灵光乍现,捕捉到一抹契机,确切地说,是一抹混元意。
有别于太极的混元意!
更玄妙莫测,更晦涩古老。
纵然以他如今道行都难以参悟,只领悟到一丝皮毛: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即便只是旁支末节,也令玄明道行大进,与此同时,玄关中久无动静的《黄庭中景玉经》生辉,与新领悟的混元意共鸣,隐约间有东西在孕育,只是稍纵即逝,快到不可思议,哪怕是玄明也仅微微有感,未曾抓住。
不过不要紧,既然已经有过,等时机成熟,自会到来,因此事心神不宁,过于强求,反而不妙,容易执迷。
三日后,论道结束。
山君洞内,玄妙气息消散,围在山君洞外的豺狼狐狸、喜鹊斑鸠等小妖表达谢意后,相继散去。
玄明与白亭山各自盘坐,闭目消化所得,山君、灵鹿与玄燕早就听得呼呼大睡,不知何时,身子更是靠在一起,山君与灵鹿各自留着口水,沾了玄燕一身都恍若未觉。
一日后,一人一妖相继醒来,同时睁眼,相视一笑,低头瞧见酣睡的一虎一鹿一燕,皆无奈摇头一笑。
“真人不露相,想不到道友道行竟入圣胎,此番论道,白某获益匪浅。”
“道友的儒家之法也令贫道大开眼界,获益良多。”
没唤醒他们,白亭山与玄明互夸了对方后,白亭山自袖间取出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