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白泽后裔,心映天地 (第2/3页)
辈修行上能有所裨益。”
白亭山闻言一笑,没有矫情,拿起紫檀狼毫笔,行至桌案前,挥毫泼墨间写下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倾注大儒法意与浩然气。
同时再次在另一空白纸张上写下两行诗: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
字字熠熠生辉,行行浩气长存,停笔那刻,一股光明正大的沛然气息喷薄而出,又顷刻间凝于纸上。
搁下狼毫笔,白亭山将两幅字装裱好,收入卷轴,递了过去,玄明起身,稽首行礼,挥袖收起卷轴。
弹指在虎头上轻轻一敲,叫醒沉迷梦乡的山君,带着这位迷迷瞪瞪的虎妞,来到桌案前,他卷起袖口,拿起狼毫笔,同样挥毫落纸。
洋洋洒洒间纸上多了“山水”两字,旋即抬手虚握,摄来大青山灵机,以山水之气为墨,以草木之气为笔,书写一道山字符。
山中有水,水又养山,山水相连,蕴养万物,乃成灵性,灵而有真,真而成神,这便是山水之道。
玄明虽不通山神之道,但他精通地仙道,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山神在于维护,地仙在于创造,都是借地而修,又反哺于地。
挥袖将这道山字符打入山君眉心,原本睡眼惺忪的虎妞顿时瞪大双眼,沉浸其中,忍不住尾巴摇晃,嘴角上扬。
做完这些,玄明没多逗留,向白亭山要了些许大青山特有的草木之种,便乘鹿下山,告辞离去。
至于山君信仰如何传播,给村落神婆如何知晓山君所在,消息又为何不泄露,玄明没过多探究,世上事不是每件都要寻根究底,遇上是缘分,解开是缘分,无解便是无缘,强求便是落了下乘,给予山君机缘,既是看她一心为民,不曾杀戮无辜,又因与白亭山的交易,互通有无,亦是缘法。
想到太极天的儒山、自己增进的道行、两幅大儒题字,玄明不由一笑,这次卧虎村一行算是满载而归。
朝阳初升,玄燕鸣叫,灵鹿奔腾,驮着白发道人一起走在官道上,脚下光明渐起,头顶暗夜渐退,沿途村庄炊烟袅袅,两旁草木繁茂成丛,充满安闲自在的田园气息。
大青山下,白亭山目送那道渐行渐远的身形,心有所感,挥袖间桌案齐备,笔墨齐全,于朝霞中绘画,落笔成蝇,挥洒自如,很快一副道人乘鹿朝游图便跃然纸上,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白发老道置身黑暗,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