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剑纵千里,红尘晓真意 (第3/3页)
有些准备屠苏酒,有些亲自刻桃符,玄明便是其中之一,感受到逐渐浓郁的年味,他一次钓鱼归来后,从热河旁的山中寻到一株百年桃树,从上取下一截树枝,赐予其一缕灵机算是回报,返回杨府后,便亲手刻了一对大桃符与数枚小桃符。
大桃符上书写了此世未有的神荼、郁垒两神名讳,有辟邪驱鬼除煞之能,至于未来能否诞生神性要看造化,形象如何也要依靠百姓想象。
大桃符是赠予杨氏的新年礼,小桃符是平安符,是给予外甥女一家的护身符。
元日当天,采集完朝阳紫气,玄明独立院中,放开灵觉,越过高山,穿过河湖,飞过郡城,降临赤耀山,一番寻找后,他睁开双眸,轻挥衣袖。
两尺木剑飞出,发出铿锵剑鸣,陡然破空而去,直奔千里之外,玄明起火烧水煮茶,水刚沸腾,赤耀山中一只藏在岩浆中的大妖被剑光洞穿心脏,立时毙命。
一盏茶见底时,破空声响,桃木剑带着一只百丈火鸟尸首飞回杨氏府邸,落到杨氏演武场上,引得众多杨氏族人围观,议论纷纷。
杨氏老祖杨鼎天现身,认出火鸟身份,惊喜之余,看向火鸟身上那柄桃木剑,对玄明钦佩又敬畏,放眼杨氏也只有这位真人有这份能耐,足不出户,便可于千里之外斩妖除魔。
下一刻,玄明沉稳淡定的声音响起:“杨道友,元日将临,贫道一时口馋,便用此鸟为杨氏加餐如何?”
杨鼎天欣喜若狂,抱拳行礼,扬眉奋髯道:“多谢道友慷慨。”
杨氏族人也群情激昂道:“多谢真人!”
桃木剑嗡鸣,飞回客院,玄明挥袖收剑,指尖冒着一滴鲜血,这是火鸟大妖心头血凝聚而成,将其封好收起,他倒上一盏茶,嗅着沁人心脾的香气,悠哉品尝。
大仇得报,再品清茶,明明是同一壶,滋味却截然不同,甘压过了苦。
当晚守岁,整个杨氏人声鼎沸,气氛欢乐,以大妖肉下酒,肉越嚼越香,酒越喝越烈,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推杯换盏间,不少武者以兵戈为乐,或齐声挥拳,或齐手舞剑,露出健硕臂膀与发达胸肌,昂首踏步,散发浓烈阳刚之美。
女子则持箸敲碗,唱起杨氏族歌,声音豪迈,抑扬顿挫,听得人热血沸腾,显露飒爽英姿。
玄明融入这场狂欢,或来者不拒,千杯不醉,或以剑指引酒,白发飘扬,衣袖飘飞间,来一场道家祈福的剑礼,取天地灵机入指尖酒龙,吟唱道家祝祷经,声音苍老旷达,仿佛自无尽时空中飘荡而来,辞旧迎新。
礼毕后,他抬指甩出,酒龙上天,直奔云霄,发出一声震耳龙吟,砰然炸开,化为漫天酒雨,送满城百姓一场醉,赠整县生灵一场福。
后他迈步而行,出了杨府,于河宴县各处体会除夕夜的热闹繁华,品尝元日夜的人间烟火,观满城灯火,见舞龙蹈狮,在绚丽铁花中走过,于乌篷画舫中游过,与孩童同燃烟花爆竹,跟老者同饮屠苏新酒……
他感觉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普通百姓,是市井小民,是温润书生,是不羁侠客,心中燃起一股人间烟火,煅烧道心,亦煅烧全身。
待热闹一夜,新一年的朝阳初起,玄明犹如拨云见日,同样辞旧迎新,道心更通透澄澈,道身更舒泰轻盈,体内三百六十五个窍穴大开,盛载璀璨星辉,法力磅礴如海,更上层楼,道行更是大增,对混元之道,他有了新体悟:
混元,于人间红尘,是万众一心的热闹,众心归一,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藏于万象中,又超脱于万象上,介于虚实之间,彼此转换,正如庆贺元日,形式多种多样,传递一种无形快乐。
道行大进,玄明心情舒畅,朗声大笑,脚尖轻点,腾空而起,鸟鸣声响,一只玄燕振翅而下,自寂静夜空中飞来,呦呦鹿鸣响起,一只神骏白鹿从火树银花中奔来,迈步而上。
白发老道手持拂尘,腰缠葫芦,乘坐白鹿,玄鸟开道,奔出河宴县,朝天光破晓处奔去,满城百姓吃惊之余,欢天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