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 > 第二百四十八章:多功能 ‘渔船’

第二百四十八章:多功能 ‘渔船’

    第二百四十八章:多功能 ‘渔船’ (第1/3页)

    蛇口,王耀堂的小码头。

    “你这个……”石局长看着浮筒拼接的码头,有些诧异地跺了跺脚,又蹲下检查一下,“随时都可以拼接?很方便啊。”

    “是的,很方便,随时随地可以在河流、水库、海上建立一个平台,抢险救援、水面探测、科学考察、生活养殖、偷渡……”王耀堂抿嘴笑了笑,“口误,是物资交换,咳咳,反正就是很方便,只要风浪不是太大,都没问题。”

    石局长笑着摇摇头,“我什么都没听到。”

    他知道王耀堂都是从内地走货到港岛,从来不从港岛走货进来,与四大社团那些人完全不同。

    他们私下里也探讨过这个,觉得王耀堂一方面是因为尊重、敬畏内地的政策,另外一方面,可能也是觉得rmb没啥用吧……

    货币这个东西,主要还是看认可度,2015年前rmb未被广泛纳入全球外汇储备, imf系统统计中没有rmb这个币种……

    2016年正式纳入,占比 1.08%,到2022年占比2.69%。

    80年代,rmb出了内地根本没人认,即便是在内地,都需要票据搭配着用,不然起来都费劲。

    当下那些走货的,多用地下钱庄的跨境对敲和水客现钞携带,辅以实物交换和外汇黑市,另外,政策允许华侨每人每年汇出一定限额的外汇。

    总之,货能走,就是麻烦。

    这些也是开始走‘食用油’之后才了解到的。

    想要在内地大批量调动物资朝着‘港岛’走货,首先必须有官方的人配合!

    像是他这种‘光明正大’的,很少。

    无法利润最大化不说,而且还需要付出一些其他东西,很不社团。

    不光明的……

    咳咳。

    “需要吗?卖你一些。”王耀堂笑着说道。

    “呵呵,算了。”石局长摆摆手,“外汇宝贵,只能买一些高价值物品,不过你可以捐赠一些。”

    “捐赠了,然后仿制是吧,专利费你是只字不提啊!”王耀堂笑着摇头,“不过支援国家建设嘛,作为漂泊在外的中华儿女,我义不容辞”

    石局长在鹏城,当然知道专利费是什么意思,伸手与王耀堂重重握了握,“多的话我就不说了,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的。”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必须得给我记清楚。”王耀堂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回去就让人送一份技术资料过来,哪一家想要生产,我可以免费给专利授权书。”

    石局长笑着摇摇头,这还真的是一点都不伪装。

    说笑着,两人上了渔船。

    “这怎么……”看着甲板上明显是爆炸留下的痕迹,石局长一阵无语。

    虽说不在乎来路,可这也……

    王耀堂咳咳两声,“作为渔船,炸鱼很合理吧?”

    “你是拖到船上来炸是吗!”

    “对啊,鱼好大的,都是100多斤的那种。”

    “这地上怎么还有血呢?”

    “鱼,鱼的血啊。”

    “冲干净一点嘛,看到多不好!”

    “是,下次一定。”王耀堂打了个哈哈,“这事儿我正要找你说呢,你得帮我找造船厂维修改装一下,当然,超低温设备在船上,也得找人拆下来。”

    “没问题,已经联系过文冲船舶修造厂,有专家在等着了。”石局长点点头。

    “怎么不是广船?”

    “广船是八大船厂之一,现在全部精力都在为万吨级远洋船舶公关,你就是修理一下而已,用不到哪里。”

    “行吧。”

    作为船主,王耀堂当然要带客人上上下下参观一下的,“这艘渔船还是挺先进的,这是小鬼子产的探鱼雷达,能探测水面下是否有鱼群,有目的的捕捞,不会空网。”

    “这个是避碰雷达,这个是电报机、这个是高频电台、这个是气象传真机。”

    “这个是罗兰 c系统,定位精度可达 0.1海里,不过需岸上基站支持。”

    石局长很是感慨了一番,真他妈先进啊!

    打开冷冻仓的时候,石局长看着那一仓库的纸壳箱就是一愣,没看错的话这是家电?

    扭头,瞪着王耀堂,你还往内地走家电?

    还让我看到?

    “咳咳,这些是要运到港岛的,暂时在这边存一下,跟你说一声,放心,不会流进内地。”

    “咳咳,我什么都没看到啊。”石局长斜了王耀堂一眼,转身就走。

    确定了东西没问题,立刻联系上面,也没耽搁,放下货之后立刻起航从珠江口北上直奔船厂。

    与船厂高层和专家见面,王耀堂大大方方的,这是他费巨大精力弄回来的,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至于甲板上爆炸痕迹……

    专家们怎么去拆卸那套‘超低温冷冻设备’他不管,倒是船厂这边,两个技术骨干上了船就像是老色批看到被捆绑着的大美女,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

    文冲船厂是交通部直属企业,当下主要是以船只修理为主,年维修量在70艘所有,建造能力稍差,主要以内河千吨级各类船舶,1981年这个当口,正在尝试建造中型的3000吨以下散装货轮、油轮、渔船。

    军用方面,只能建造小艇、小型登陆舰。

    所以现在看到王耀堂从国外搞回来的这艘日本产的千吨远洋渔船才这么兴奋。

    小小参观一圈后正准备下船,船厂技术科科长便一脸激动地跑过来,“厂长,厂长,这艘船可一定要留下啊,这上面的很多技术都是咱们正在攻关或者准备攻关的,把这艘船拆了研究一下,能大大提高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