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 > 第二百八十三章:商业竞争的魅力!

第二百八十三章:商业竞争的魅力!

    第二百八十三章:商业竞争的魅力! (第1/3页)

    整个濠江没有水泥厂,全部靠进口。

    1981年,香港年消耗水泥300万吨,其中香港本地产水泥200万吨,另外100万吨主要从湾湾进口,少量从棒子、鬼子进口特种水泥。

    青洲英坭:中国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水泥厂。

    1908年水泥产量达到12万吨,占当时全中国水泥总产能的 40%以上。

    二战后,青洲英坭曾尝试多元化扩张,投资船运业导致财务恶化,李J诚看青洲英坭在红磡 100万平方英尺工业用地,78年通过二级市场悄然吸纳 25%股分,79一举增持至 40%,彻底掌控水泥厂。

    掌控水泥厂后开始进行业务重组,剥离不良资产,专注水泥业一年之内就扭转亏损局面,目前占据香港水泥市场半壁江山。

    “我不是很明白,按照两位所说,老李头一年就能扭亏为盈,那说明这件事并不复杂,之前的管理团队就看不到吗?怎么也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垄断香港水泥市场的公司管理者?什么都不懂?亦或者故意的?”王耀堂沉声问道。

    “谈不上故意的吧。”路康摇头说道:“青洲英坭算是百年企业了,被李J诚收购之前公司股权分散,派系林立,管理极其混乱,你要这样,我要那样,再好的公司也没办法发展起来,当然,要是说当时的管理团队不知道问题所在也是不可能的。”

    “知道错在哪里,但不代表要改是吧。”王耀堂嗤笑一声,“股东都是死人吗?是不是股权很分散。”

    “王生高明。”路康恭维了句,这才说道:“汇丰银行债转股有15%,英国的养老基金12%,濠江余家后人10%、何堵王8%,在李J诚收购之前前十股东加起来不到50%。”

    “收购之后几个月李J诚就把原本的管理团队扫地出门了,又剥离了船运、地产之类的产业,又整顿生产线,很快就稳定住了公司,随后79年又收购了中国水泥厂,年产量达到80万吨,一举奠定了龙头地位。”

    “这个中国水泥厂又是什么情况?”王耀堂问道。

    “是霍家与北边华润公司合资组建的,李J诚收购的时候中方退出了,目前中国水泥是青洲英坭全资子公司。”

    王耀堂眉头挑了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但这也让他看到了一些突破口。

    首先:早几年前北边就有在香港投资水泥业,这就不需要自己开先例了。

    其次:港澳水泥行业还未被老李头彻底垄断,考虑到联合声明之后,建筑业还会迎来更大发展,水泥市场大有作为!

    “水泥大亨是不是比情趣服装大亨听起来更好啊?”王耀堂笑着怼了下四眼仔。

    四眼仔强行挤出一个笑容,你说的对。

    路、时两人对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这位心有点太大了吧?

    水泥市场有李J诚在,哪里是那么好混的!

    “行了,说说石材市场吧,我如果要入行,应该怎么做?”王耀堂招呼菲佣过来添茶,随后笑着问道。

    “技术、管理方面您放心,我们可以直接从港灯手里掌控的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