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强力人物 (第1/3页)
刚刚罗文华可是被折腾的不轻,按理来说到了他这个位置,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但这种风浪还真没见过……
华润作为第一‘央’多年来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说一句我对国家有功丝毫不为过,广交会可以说是华润一手搞起来的,当年将近90%的外贸都是华润做出来的。
随着改开,外贸额一点点扩大,华润的占比不可抑制地降低,虽然……但是,他作为华润海外的负责人,就是不怎么好看。
这两年,华润的很多功夫开始转向拉投资了,在对外经贸这方面陷入了一种瓶颈,快三十年了,能开发的市场感觉都开发的差不多了。
当然,公司内部确实也出了不少问题,老人躺在功劳簿上越来越没有活力也是一大原因,新人上不去也就没什么动力……
都是铁饭碗,能怎么办……
反正方方面面吧,罗文华也是头疼利害。
现在王耀堂忽然说有办法让东南亚外贸翻倍,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说句不好听,全公司哪怕真的一起努力,三五年都不见得有这个成绩……
罗文华长期在香港,已经是眼界开阔的了,但他也想象不到老家会迸发出什么样的活力来。
人终究不能想象自己想象力之外的东西。
别说罗文华,上面那些政策的设定者也想象不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那么多顶尖的商业人才也想象不到。
所以罗文华心里想的是哪怕只上涨一两成呢,哪怕是有点歇泽而鱼呢……
只有王耀堂知道!
这也是他敢说这话的底气。
吃了几口菜垫垫肚子,喝了两盅酒下肚,王耀堂这才说起自己的想法来,“抛开合资公司自己寻找的外贸渠道,我们现在寻找外贸订单的方式主要是靠着广交会,没错吧?”
罗文华点点头。
“这种方法呢,在早期确实很好用,集中全国各地最好的产品出来给广大的外国客商现场观摩,也是全球各国主要的外贸商展方式,是值得肯定的,未来也必然能越办越好,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的厂家来说,他们是没有能力接触到外国客商,更不要说寻找到对应的需求了。”
“你就直接说缺点吧和办法吧,咱们就不用欲扬先抑了,我承受得住。”罗文华好笑地说道。
王耀堂哈哈一笑,“你看,这不是配合你嘛。”
“缺点就是被动,像是弄了个商场,被动等客人上门,唯一能做的就是对商场进行宣传,但这种宣传最终还是要依靠国家的名声来说话,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是美国、毛子进行宣传,吸引力那是怎么样都要超过我们的。”
罗文华点点头,做了这多么年广交会他怎么会不知道,这几年难度越来越大也是这个原因,拿出的产品科技含量不能说没有,但确实聊胜于无,虽然没人说工业垃圾这种话,但也就是只剩下便宜这个优点了。
想着,就听王耀堂继续说道:“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家的优缺点,我们相比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的优点就是便宜、量大、标准统一。”
王耀堂伸出三根手指,“对比不发达国家,我们的优点是质量好,标准统一,量大。”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要针对这四个特点进行运作,首先我们把目标放在东南亚,这里都是欠发达国家,他们的民众收入低,直白点说就是穷,另外就是贫富差距极大!”
“只有富人能买得起那些西方的同类高价格产品,穷人是买不起的,那么穷人难道就不过日子了吗?”
“他们不但要过日子,而且数量巨大,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便宜、质量相对好、标准统一的产品,这能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痛点,解决痛点就能产生巨大的市场!”
罗文华听的目光越来越亮,这些话不是没人总结过,那么多一线人才和学术大能当然能看得到,但他们能提出问题却没什么相应解决问题的手段,但现在不同,王耀堂是真正白手起家短时间内就跻身东南亚超级富豪的人。
说赚钱能力,罗文华觉得自己认识的人中,王耀堂绝对是第一位的。
实打实的身价摆在这里,谁能质疑,拿什么质疑!
别管王耀堂起家的是不是用了一些非常手段,谁特么的起家的时候还能干干净净的呢,好赚钱的路子怎么可能放在那里让你随便抓,没点手段又怎么能在浪潮中保住自身不被那些大鳄鱼吃干抹净。
罗文华有些激动地拍了几下桌子,仿佛不能完全抒发激动情绪,又端起酒杯大声说道:“你说的这个‘痛点’两个字太贴切了,简直把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完全总结了,好好好,为了这个词,干一杯。”
这情绪价值一下就给王耀堂拉满了!
“哈哈哈,罗总,罗老哥,过奖过奖,来,干杯。”王耀堂乐颠颠地端起酒杯碰了下,随后一饮而尽。
同样一句捧人的话,不同人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口酒,爽!
放下酒杯,王耀堂继续说道:“景栋矿场的建设就是解决痛点的最好佐证,缅国希望开发锡矿场,但他们没技术,没资金,没渠道,没人才,国外各大矿业集团倒是有,但价格贵,要求多,胃口大,当然,这些国际矿业集团确实成本高昂就是了,单单人工开销就是我们的几十倍,抛开政治因素他们之间也几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