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血战古木原(4k) (第3/3页)
,活像老鼠般钻到了匈奴人的马下。然后他们不管不顾,握紧了刀,看见眼前的马腿就乱砍一气。
骑兵虽然冲阵的本领了得,可这种战斗根本不叫冲阵。茫然之间,相当多的匈奴人发现自己的马匹无端被砍,紧跟着就摔倒在地,被晋军士卒砍了头颅。那些后知后觉的人,想要杀敌又找不到敌人,想下马又会先露出破绽,根本没有办法抵抗,只能一面拖拽着缰绳拉动坐骑躲避,一边盲目地对着下方乱挥。
如此一来,两千名匈奴骑兵,竟然被张光用这种奇怪的战术给成功拖住了,一时间人仰马翻,难以前进。
刘羡远观到如此情景,心中大喜。他其实对张光并没有抱很高的期望,但没想到的是,这位荆州来的宿将名不虚传,竟有如此高超的战术,在如此劣势下,竟然能做到以步克骑!虽然有匈奴人没有经验的原因,但能做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
对面的匈奴人显然也没有料到,但仅仅是片刻之后,他们果断派出了第二波骑兵,绕过了张光厮杀处,轻松跨过第一道山坳,直接向第二道山坳处奔来。
这是最正确的选择,对于晋军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所以匈奴人要以怒涛一般的攻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晋军。
在第二道山坳处,张固和薛兴已经立起了一道简易的栅栏,然后把已有的四百架弩机架在栅栏后,对着狂奔过来的匈奴骑士,他们严阵以待。
这一波匈奴人要比上一波匈奴人更加精锐,可以看见,他们身上披有在上一战缴获的晋军甲胄,且身形也比较高大。他们手持武器,在栅栏前此起彼伏地呼喊着,座下的马匹更是舍命狂奔,千百双马蹄踩在干涸的土地上,溅起一阵黑夜里也足以看见的灰尘,令他们的身影又多了一丝朦胧。
匈奴人狂喊着朝栅栏冲过来,迎接他们的,正是晋军准备已久的第一阵箭雨。这些弩箭可非比寻常,相较于普通士卒射出的箭,弩箭的威力更大。一排箭打过去,那些匈奴人就像葫芦一样滚落在地上,即使是铁甲也无法阻挡。
可面对这种景象,匈奴人仍然不退。弩箭的射速到底太慢,这威力无比的第一轮过去后,就要花相当长的时间进行装卸。这时晋军便只能用普通的弓矢再射,而匈奴人在这个时间内,硬顶着箭雨,身上插着几支箭也勇往直前,像刺猬一样地向栅栏飞奔。
刘羡骑在马上观看,心情沉重。他的手攥住缰绳,看着匈奴人不断靠近栅栏,似乎手心要攥出血来。他盯着匈奴人和栅栏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终于,第一个匈奴骑士冲到了栅栏前,这就像是有一个点,随后有更多的点,点之间开始连接了起来。
这就是血战的开始。
栅栏毕竟是由别的地方拆过来临时搭建的,并不牢靠。匈奴人利用人数优势,在三刻钟左右的时间后,成功打开了三个缺口。后面的匈奴骑士一拥而上,还是从中成功突破,然后他们开始左右驱逐晋军,试图把这些缺口扩大。
这场面极为血腥,双方都不顾死伤,隔着栅栏相互挥砍,无数刀剑在人群的缝隙中你来我往,被刺中头、颈、胸腹等要害的人立刻倒下,而更多的人,则是砍在手臂上、腿脚间,地上很快就落满了可以见骨的种种残肢。哪怕是那些肢体健全的人,手臂上都是血红的划痕。
依稀的火光照过,也可以看见,双方的槊尖、刀尖都染成了鲜红色。
这时吕渠阳与蔡方赶回来了,他们大约带回来了七百人,可作为晋军的生力军。
蔡方见己方似乎正陷入劣势,立刻向刘羡请命道:“县君,让我带人去厮杀吧!”
不等刘羡回话,李矩先说道:“要相信兄长的判断!他不下令,不要自行其是!”
刘羡闻言,对着李矩微微点头,再次把目光投向前线。在如今这极为惨烈的厮杀中,他不能先动,因为对方也还未倾尽全力。
匈奴人的第三波骑兵,如今已经行进至第一道山坳与第二道山坳之间,似乎正打量着战场的情形。
刘羡知道,这一定是匈奴人最精锐的骑兵,一旦他选择进军,就将决定这次合战的命运了。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