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铁弗之乱(4k) (第2/3页)
死,勇于战斗的人才能生存。就算是做一条狗,也是要有用才能生存。以前如此,以后也如此,诸位,我们也没得选择。”
说到这,齐万年再次扫视在场的众人,他们面色苍白,但无不握拳挺身。齐万年破除了众人的谎言,逼迫他们面对血淋淋的真相。
真相确实如此,人在苦难面前无处可逃,所能选择的,无非是用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上苍的责难。
郝度元仍有疑虑,他问道:“万年,你说的这些,我们未尝不懂,只是为何要挑衅晋室,这当真有胜算?”
齐万年断然说道:“大人,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怎能迟疑?”
“我在长安三年,广结好友,对关中的布防已然一清二楚。眼下执掌征西军司的是赵王长史孙秀,他在政斗上是一把好手,但军事上却无能至极!此前他接连打了两场败仗,正和雍州刺史解系在朝堂争权,现在征西军司可谓上下离心,内外不和!”
“更何况,我现在是受征西军司之令,奉命收拢那些被鲜卑人驱赶,走投无路的铁弗人,可以大方招揽部众,足以征集数万人!”
“郝散大人的诸多旧部都散乱在关中诸县。等我们整顿完毕后,南下侵掠,您再登高一呼,后部匈奴的十多万人必能为您所用。”
“到那时,关中诸县群起响应,我等北和拓跋鲜卑,西连秦凉羌胡,奋壮士之余勇,尽英杰之智力,何愁大业不成?”
说到这,众人怦然心动,原本的那些担忧和犹豫,已经烟消云散了。
对于已经走投无路的人来说,最可怕的并非失败本身,而是对未来的迷茫,如果过去的知晓的一切都已经不再有用,那未来又该走向何处呢?在那背后是否有一个又一个失败呢?对于这种未来的恐惧才是最可怕的。
而齐万年此时为他们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他们赫然发现,原来未来并非是一片惨淡,而是柳暗花明时,勇气与智谋就重新回到了他们身上。
多兰刹开始和齐万年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大人,你说关中情形,我们都不如你了解,当然悉听尊便。但是我们到底是经过了一番惨败,短时间内,大家肯定是想要休养生息的。你这番话,可以说服我们,但恐怕无法一一说服大众。众寡如此悬殊,恐怕人心未必愿战啊!”
齐万年早有准备,他抚须冷笑说:“若要大众愿战,却也不难。”
次日,他先是公开旗号,说是受了赵王长史孙秀之命,愿收拢那些被驱赶出朔方的铁弗人,朝廷将为他们免费赈济,并将他们迁至南面的关中平原。
齐万年极言关中之富庶,称其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农田里没有石头,每过十里就有一条河流,哪怕随意播种,秋天也能收获数倍于朔方的粮食。每年只需要拿出一少部分交税,剩下的也足够大家丰衣足食。
铁弗人大战之后,早已是身心俱疲,听说有如此好事,纷纷涌向黄崖集,在短短半月之内,便聚集了有近十万人,其声势之浩大,瞬间引起了征西军司的警惕。
孙秀发信责问齐万年,令其立刻率众北上朔方,不得稍有耽搁。
这正中齐万年下怀,他拿下孙秀派来的使者,将其拷打一番,而后令其当众公布信件与消息。说出了征西军司并无南迁铁弗人至关中的意愿,反而是打算把铁弗人纠合到一起,再回过头来去朔方攻打拓跋鲜卑。在此之后,齐万年号令征兵,得到万余人,作势要送他们上路。
上路那天,大众蜿蜒达十余里,泪洒惜别。很多人泪湿衣袖。
有人说:“为晋人所驱,去与鲜卑死斗,还不如做奴!怎么才离虎穴,又要复返呢!”
到了分别的时候,许多人望着亲人,想起这半年来遭遇的苦难,又想到以后得遭遇,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痛苦了,纷纷滚鞍下马。有抱住兄弟痛哭的,有父子执手号恸的,还有夫妻子女围在一处,一起抽泣落泪的,种种或高或低的号啼之声交汇在一起,惊天动地。
这种场面本来很常见,但在此时却渐渐超过了控制。各部族的人们挤作一团,将整个道路都堵塞了,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头攒动,完全失去了秩序。
这个时候,齐万年适时的出现在大众面前,他高举红色乌鸦旗帜,身骑八尺枣红大马,着一身戎装。众铁弗人见到他后,纷纷高呼道:“万年大人来了!万年大人来了!”
这段时间,齐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