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关中狼藉(4k) (第2/3页)
应付。大人前往夏阳时,若没有找到破绽,不要在夏阳空耗时日,须知成就大业,必须要拎得清轻重缓急。”
而郝度元在兵临夏阳后,见其城防严密,兵容严整,周遭百姓又遁入到坞堡中,心知不能强攻,便尝试智取。
他四处飞箭传书,联络被夏阳看押的匈奴人,试图里应外合攻破夏阳。但夏阳的匈奴人早已被刘羡分为十余队看管起来,骚动的首领也都被刘羡先一步拿下,自然无法响应。
而夏阳县内其余的胡人如贺干、斛摩等部,早已对刘羡心服口服,也没有跟随郝度元的意思。郝度元装腔作势了五六日,见县内毫无反应,又考虑到夏阳还有部分鲜卑人活动,搜刮了部分粮食马匹后,也就率军南返了。
但不管怎么说,此时的铁弗人兵力大为增强。从出兵时的十万部众三万壮士,迅速膨胀到二十万部众五万将士,并且搜罗了大量的甲胄、粮秣。
更重要的是,他们并非是要如郝散一般经关中流窜,而是任命了属于自己的官员,显然要正式在关中扎根,建立属于胡人的统治。
到这时,齐万年汇合将士,再度引兵向西,接连攻克万年、高陆,驻扎在渭水北岸,皇甫商在收复渭南诸县后,不敢盲目渡河,只好屯兵在霸城以北,再次与齐万年隔岸相望。
此时已经来到了元康六年六月,孙秀的接连失利令雍州刺史解系忍无可忍,解系再次向孙秀发难,一面向朝廷上书弹劾,一面向赵王司马伦请求移交征西军司的指挥权。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司马伦再也无法偏袒孙秀,只好同意移交解系的请求。
解系由此尽领征西军司麾下的十万大军,打算出兵讨伐齐万年。
此时整个征西军司的兵力分布是这样的:
长安城内有三万守军,由雍州刺史解系亲自指挥;
霸城以北,渭水以南有五万大军,由参军皇甫商与别驾李含共同率领;
在北地、新平两郡,各自驻扎有一万军队,分别由北地太守张损与新平太守皇甫重各自指挥。
解系经过两日商讨后,最后做出如下部署:
渭南大军仍停留在原处不动,继续牵制叛军主力;
他将亲率长安守军据守渭桥,以掎角之势威慑叛军,令其在高陆动弹不得;
而整个平叛的胜负手,解系寄希望于北地与新平两郡的驻军。
这两郡郡兵曾在名将周处的带领下,多次讨平边境叛胡,历战最多,也最为精锐。此前也并未参加过河东平叛,士气最为高昂。
解系计划于令这部分精锐奔赴万年,先从北面向叛军发起进攻。到时候解系得到消息,与渭南的晋军同时响应,经三面包夹叛军,如此一来,在兵力和攻势的绝对优势下,叛军断无生理。
解系计划得很好,可齐万年早在征西军司买通了眼线,很轻松地就得到了解系的计划。在其调动之时,齐万年使出反间计,离间晋军之间的关系。
他派间谍四散谣言,对解系方面说“皇甫商、李含曾讨好孙秀,不欲听从解系命令”,对皇甫商、李含方面则说“解系恨极孙秀,曾讨好孙秀的同党,都要为其清算”,总之谣言纷飞,难辨真伪。此前从未有过如此了解晋军内部矛盾的胡人,因此,晋军也从未怀疑是胡人从中作怪,立刻开始相互指责,徘徊不进。
至此,齐万年遂集中兵力,在万年以北的盘龙湾处设伏,此处是北地郡到万年县的必经之路。
皇甫重与张损两人哪知道计划已经泄露,仍然按照原定计划走官道向南开进。他们信心满满,对遇敌毫无警觉,结果行军至盘龙湾处。五万叛军出现在河谷上方,望之如黑云压顶,士卒望之丧胆。
齐万年率众自山上冲杀而下,将晋军驱赶至河湾处,晋人相互奔逃,人马相腾,因踩踏而死的士卒占了大多数。等多兰刹率众抄断后路,多数晋军放仗投降,齐万年俘获近两万人,北地太守张损战死,新平太守皇甫重逃跑,其余被俘获的军官多达数百人,兵甲粮货更是数以万计。
会战结束后,齐万年下令,将所有的晋军俘虏砍断右手,然后尽数放还,继而乘胜占据了新平、北地,以及扶风郡陉水以北的土地。
盘龙湾之战的消息传到长安,解系面如土色。他不敢再放任叛军进一步发展,只能放下矛盾,临时又征召了两万军士,合兵十万倾巢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