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八十五章 单骑太守(4k)

第八十五章 单骑太守(4k)

    第八十五章 单骑太守(4k) (第2/3页)

?不够我再去叫两碗。”

    “不了,不了,再吃怕就是饭桶了。”刘羡端正坐姿说,“还是说回正题吧,我此次过来拜访贵府,是有大事要拜托悟根兄。”

    傅晞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说:“眼下多事之秋,府君有什么要求,说出来就是,只要是我等能做到的,就会尽力而为。”

    口头上说得很好听,刘羡却皱了皱眉,因为其中的弦外之音不难听出,说是尽力而为,但实际上已经找好了事情超出能力范围的借口。

    刘羡打了个哈哈,笑道:“是啊,悟根兄说的极是,我也是如此想的。”

    “值此国家危难之际,虽然不能诛杀仇寇,为死难的将士复仇,但拼去这一身性命,为生民求一块净土,还是应该做到的。”

    “我此来不为其它,就是想求得贵府的支持,助我收复泥阳!驱除羌胡!”

    刘羡一开始还在笑,但随着话语的流出,他的神色迅速变得严肃,眉毛如剑锋般扬起,嘴角如泰山般压下,一双漆黑的瞳孔中透露出的是不容置疑的眼神。似乎言语中的大义已经和他本人合二为一,给予了傅晞无穷的压力。

    傅晞平日见惯了名士高官,可在这一刻,他却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不知为何,他的眼光瞥到了刘羡的腰间,发现其腰背挺直,右手还扶上了剑。看到这一幕,他喉头一凉,原本想要拒绝的话,顿时就卡在喉咙里,不知该怎么说出来了。

    这让现场一时陷入了沉默,倒是傅畅先反应过来,反问刘羡道:

    “这么说,府君是一个人过来的?”

    傅畅是年轻人,他一开口,场面上的气氛就缓和了不少。

    刘羡知道傅畅的名字,作为灵州县公傅祗之子,听说他是关中有名的神童。刘羡抱了几分客气,笑答道:

    “一路上到处都是叛军和胡人,为了掩人耳目,我确实没从夏阳县府带人过来。”

    “那府君打算怎么平叛呢?眼下北地郡官兵尽没,泥阳、富平两县城池皆为叛军占领,北面的马兰山遍布着南下的铁弗人,原本张光张都尉守在那里,据说也战死了。您一个人来这里,能做到些什么呢?”

    傅晞闻言,顿时用袖子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在心中为傅畅叫好。

    刚刚傅畅使出了一招批亢捣虚,避免了直接回答刘羡的大义问题,反而直接点出了刘羡如今的窘境,一个单骑太守,没兵没人,他拿什么来收复失地呢?如果提不出一个可行的计划,那傅家自然也就没必要有所响应了。

    但刘羡显然就这个问题深思熟虑过了,他并不慌张,极为沉着地回答道:“这确实很难,但并不是毫无办法。”

    “还请府君明言。”

    “不知诸位知不知晓刘表单骑入荆的事迹?”

    汉末时天下大乱,袁术占领当时最富庶的南阳郡,企图以此为根基逐渐吞并荆州。董卓便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以便遏制袁术。袁术当然不愿意放刘表就任,便设法拦截官道,阻拦刘表赴任。

    谁知刘表单骑赴任,从小道赶赴宜城,联络周遭的蒯良、蒯越及蔡瑁等当地士族,诱杀当地不服从管理的宗贼。其余官员闻讯后,大惊失色,要么投降刘表,要么解职离去,使得刘表控制了南阳以外的荆州六郡。

    刘羡此时提起刘表,显然是以刘表自比,而将北地郡比作荆州,傅晞、傅畅等人比作蒯良、蔡瑁,希望行诱杀之故计,来消灭叛军首领。

    作为傅氏子弟,傅晞、傅畅当然知道刘表的事迹,傅晞心头一沉,心想:刘表单骑入荆州,说得好听,但实际上,真正平定荆州的不是蒯良、蔡瑁吗?刘怀冲说得好听,还不是想让傅氏当马前卒罢了,他凭什么?

    但这话说不出来不太合乎礼义,傅晞只好含糊其辞说:

    “这恐怕不太好办。”

    “不好办在何处呢?”

    在刘羡的追问下,一旁的傅畅再次接话道:

    “府君想得虽然好,但未免有引喻失义之嫌。”

    “哦?世道说说看。”

    “当年刘表能单骑入荆州,是因为袁术尚只掌握南阳一郡,活动于荆州其余诸郡的,无非是些蟊贼,各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