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计赚泥阳(4k) (第1/3页)
起初,在刘羡选择接任北地太守一职时,夏阳县府还是有很多争吵的。
孙熹反对说:“北地的形势何其恶劣!县君何必自讨苦吃呢?”
郤安也反对说:“听说北地郡地穷民贫,还不如夏阳,这简直是自贬啊!”
张固则担忧道:“就算是想就任,沿路也困难重重啊!”
薛兴则是替夏阳人说道:“在这个危急时刻,县君离开夏阳,人心会乱的。”
就连绿珠也担心要与刘羡长时间分别,忍不住挽求说:“公子一定要去吗?就不能再想想别的办法吗?”
但刘羡去意已决,他对众人说:“或许还有别的办法,只是我想不出,眼下既然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了我面前,放弃便是可耻的。”
“老师和我说过,人生就好似在河中捉鱼,不要后悔过去错过的鱼,也不要幻想未来还没有出现的鱼,要竭尽全力捉好眼前的游过的每一条鱼。”
这么说着,他平息了争论,把夏阳的事务交托给了李盛、郤安等人,而后开始审慎地思考如何收复北地,也就有了如今的单骑赶赴泥阳。
之所以单骑独行,是考虑到多人目标太大,极容易被胡人发现。而一人独行时,他凭借着翻羽马的脚力,在山林间奔驰如飞,可以随意探查敌情,旁人根本无法追上。
得益于此,刘羡在十余日间摸清了泥阳周遭的大概情形。
也正是因为单骑赴任,眼下他迁入到了浊阴坞,得到了北地傅氏的支持,计划得以成功开展了第一步。
时机真是刚刚好,傅氏刚与叛军达成了初步的约定,借由这个机会,刘羡正好可以实现自己诱杀贼首的计划。
第三日辰时,浊阴坞远远地就看见了来领粮食的铁弗人了。
此时已是深秋,但仍阳光普照。浊水边生长着大量的荻草,上面残留着晶莹的露珠。铁弗人拉着马车走在杂草道上,时而说笑,时而抬头向坞堡方向仰望。
“府君,大概只有一百来人。”傅畅站在坞堡的高墙上清点人数,对一旁的刘羡道,“不过看样子,他们的那个首领叱奴洛还是来了。”
“哦?是哪位?”
刘羡问出这个问题后,顺着傅畅手指的方向去看,发现人群中有一个大汉,身骑大马外套红甲,知道那人就是叱奴洛了,不禁感慨道:
“听说现在铁弗人尚赤,只有军官能穿赤甲,真是大胆啊,就不怕在战场上被当做活靶子吗?”
“我才要问府君,您单骑赶来赴任,就不知道害怕吗?”
傅畅对这位久负盛名的新太守颇为好奇,因为他身上的气质既让人陌生,但又让人感到熟悉。
仔细想来,大概是此人的言行与所认识的名士截然不同。
名士们多崇尚文雅与优美,任性与洒脱,为此或蔑视礼法,或放浪形骸。但刘羡言语中尊重礼法,处处不离忠孝道德,内里却带有一股鲁莽与野蛮的气质,将名士们的作风反衬得矫揉做作,好似他才是真正的任性。
就在刚刚,傅畅想到一个完美的比喻来形容新太守:一位从史册里走出来的两汉游侠,典型到近乎古板。但这种古板并非消解他身上的谜团与趣味,因为他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难免让人在一阵不可思议后好奇,他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模样的。
典型的游侠回答会把这个问题当做侮辱,回答道:“生死由命,旦行正道,此身何足可惜?”
但刘羡却又有所不同,他面对傅畅的疑问,思忖了片刻,笑道:“谁会不害怕死亡呢?只是我还有更害怕的东西,想想也就不害怕这些了。”
傅畅感觉这句话很熟悉,但一时间又想不起原文,正想继续交流间,铁弗人已经走近了。他们连忙停止谈话,按照原定的计划行事。
由于双方的不信任,这导致双方不可能敞开大门进行交易。因此傅家在坞堡的南墙处打开一道小门,仅供一辆板车出入,铁弗人把一辆板车拉进去,坞堡内的人装一车粮食,然后铁弗人再拉出来,以此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双方的任意一方突然翻脸,也损伤不了几个人。
这个安排可谓极有诚意,当叱干洛看着粮食一车又一车从坞堡内拖出来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