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八十九章 刘羡的秘诀(4k)

第八十九章 刘羡的秘诀(4k)

    第八十九章 刘羡的秘诀(4k) (第1/3页)

    而在另一边,刘羡正在泥阳县对着北地士人做着动员。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说刘羡成功收复了泥阳并稳定了局势,其间展露出的高超手段和不凡风采都令人心折,但有一句话叫过犹不及。无论一个人的才能有多么卓越,他所能做到的事情仍然是有限的。

    论武力,古往今来没有人能够超过项羽,但面对垓下的十面埋伏,项羽也只能自刎于乌江。论智谋,七十年前诸葛亮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可在国力的劣势下,依旧只有星落五丈原一个结局。

    因此,有一定经验的士人都喜欢说一个词——量力而行。这个词的意思是,成功的人生是既不要懒惰到浪费自己的精力与才能,同时也不要盲目地向一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努力,如此就不会一事无成,也不至于因盲目而伤害到自己。

    而现在泥阳刚刚稳定,刘羡便想要整军与马兰羌决战,为张光解围,在众人眼里,这显然是一件不怎么量力而行的事情。

    不难理解,泥阳的稳定是驱除了部分羌胡,又招揽了部分汉人流民才勉强做到的。泥阳内的情形虽然稳定,但北地郡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眼下郡府的架构都尚未搭建完全,南面的富平县也还在铁弗人手里。精锐的郡卒基本都已被消灭,招揽来的汉人流民多是此前被驱逐出去的普通县民,并未经过多少军阵训练,若巩固城防城上放箭。或许还堪一用,但若是出城野战,恐怕并不如自幼好斗的羌人。

    若是战胜自然好说,但若是战败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泥阳城又将再次丢弃,这无疑是士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当刘羡在宴席上第一次说出解围的设想后,很快就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出身于石川里的朱球是当地有名的乡老,他进言说:

    “府君,您可知道,泥阳是关中有数的坚城?”

    刘羡说:“我初来乍到,不通北地地理,您说说看?”

    朱球便长篇大论,专门为刘羡介绍起泥阳的险峻与重要来:

    “泥阳城民户虽不多,可地势险要,东北面是子马兰山,西北面是子午岭,西南面还有嵯峨原、清河原两道山塬环绕,可谓是四塞之地。若将关中之地比作一条龙脉,那泥阳之所在就是龙脊之所在。关中得之则四肢俱全,关中失之则首尾难顾。”

    “朝廷深知此地的重要性,因此,为抵御朔方羌胡,在此苦心经营六十载,外有七尺深一丈宽的堑壕两道,堑壕后有外垣一道,城墙皆高四丈,还有十八座望楼,内又有瓮城两座,左右相援,可谓是国家巨防。只需三四千兵力,足可以阻挡外来的十万大军,百万大军。”

    刘羡自幼熟读史书兵书,朱球说的这些,其实不用他讲,刘羡也是明白的,但此刻他却佯作糊涂,问道:

    “朱公的意思是,泥阳是一座极坚固的城池,我只需要留数百人在城内,诸位就能守住咯?”

    “这……当然不是这个意思。”

    朱球咳嗽了两声,显得有些尴尬,他连忙解释说:

    “在下的意思是,府君眼下收回泥阳,已然是大功一件。当务之急,是保证泥阳不再丢失。您去救援张都尉,其心固然可嘉,但若是出城后因兵力不足丢失了泥阳,那就是令好事变成了坏事,因小失大啊!”

    这句话是所有北地士人的心声,得知刘羡收复泥阳后,周遭的士人可谓是欣喜若狂,不止泥阳的士人前来效忠,富平、池阳乃至频阳的士子也前来观望,不过四五日时间,泥阳城内就已经收拢了两千余名汉人,在刘羡眼前议事的则有三十余人,而且肉眼可见地,这个数字还在将在以后继续增长。

    刘羡笑说:“朱公未免忧虑得太多了,我只是在和大家商议,还没有出城作战,也还在探查敌情,怎么在大家看来,似乎我已经必输了一样。”

    “在下没有这个意思。”

    就像接力一样,朱球刚刚说没有这个意思,来自富平的梁晏就紧接着进言道:

    “恕在下冒昧,府君文武俱佳,能收复泥阳,已是天纵之才,但想要再出城野战,确实有些力不能及了。”

    “自万年惨败后,郡内老卒已然一扫而空,府君如今招揽了一些流民做郡卒,可并没有甲胄,也没有多少合格的将领,更没有多少人懂得军令。府君带着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出战,纵使有再高的才能,又怎么发挥得出来呢?”

    “在下虽然不才,但也知道战国时的先例,廉颇率领赵人便是天下名将,率领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