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九十五章 离开长安之前(4k)

第九十五章 离开长安之前(4k)

    第九十五章 离开长安之前(4k) (第1/3页)

    军议结束后,刘羡并没有立刻返回泥阳,因为他还有一些杂务要在长安完成。

    虽然被任命为了北地太守兼讨虏护军,但这只是刘羡名义上的权力,并不会对北地百姓的境遇有什么影响。事实上,如今的北地郡仍然处在穷困潦倒的境地里。

    郡内的叛军固然是消灭了,但被掠夺一空的粮食并不会回来。而在招收了溃兵和流民后,郡府的粮食有很大亏空,即使借遍了郡内士族,也不过能延续到明年二月。更别说甲胄、兵器、马匹、弓矢这类必要的军用品了。

    不过最紧要的还是冬衣,大雪已经下了两日,还没有停下的意思,气温似乎还在下降。如果不能为士卒们讨来冬衣,别说与敌人合战,恐怕就连正常的开拔都做不到。

    故而军议结束的次日,刘羡又起了一个大早,冒着风雪便去找负责大军后勤的安西军司傅祗。

    不料上门的时候被告知说,傅祗并不在安西军司府内,而是在到城北去清点新到的物资了,按照傅祗的惯例,他通常一外出就是一日,吃穿都在军中,可能要傍晚才会回来。

    迎接刘羡的小吏建议说,刘羡可以留下名帖和地址,说明来意。等傅祗回来后,有合适的时间他就会来通报,到时再详谈杂务不迟。

    但刘羡却没有这个耐心。现在北地百废待兴,有数不清的事务等着他去解决,何况接下来还有一场要人命的大战,哪里能在长安无所事事呢?故而他先是留了名帖,紧接着就去询问傅祗所在地。

    小吏不明所以,就告诉他说,大概正在厨城门西边的长信宫吧。话音一落,刘羡随即就打马北去了。

    在风雪中,刘羡其实并没有走得很快,但刺骨的朔风依旧令他面目苍白。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来时还有些起色的商铺们,此时又锁上了大门。宽阔的街道上,除去有个别的卫队巡逻以外,空荡荡的,似乎整个长安城都已为冰雪淹没了。

    按照小吏的说法,刘羡穿过北面的厨城门,转而折向西边,踏过已经可以覆盖腿部的积雪,刘羡在风雪中看到一条依稀的道路,从渭桥一直延伸到长安的城墙,终点就是长信宫。

    这座在西汉时期由数名著名太后(吕雉、窦漪房、王政君)居住过的寝宫,如今已经改造成了一个大型的仓库。刘羡来到此地时,可以看见大量车马就停留在门外,同时还有许多民夫从中往来。

    刘羡翻身下马,牵着翻羽到人群中询问,通报姓名身份和目的后,立刻就有士卒前来带路。往内再穿过了几间石质的门廊,到了一间大概四五丈宽、二十来丈长的屋舍前,看来这就是傅祗办公的地方了。

    这里大概是核对账目的地方,刘羡一进来就听到十来个官吏们握筹运算的声音。往内一看,果然如此。不过这仅是屋内的一房而已,往后看,能看见还有一间挂着门帘的小舍,刘羡往门口走去,正要敲门,就听见屋内传来两名老人谈话的声音。

    其中一人说:“子庄公,从大局出发,您再劝一劝梁王殿下……”

    刘羡一愣,听出这是周处的声音,而和他对话的人,显然就是傅祗了。

    傅祗回答满是无奈:“子雅,这并非是我能决定的,众意难违啊。”

    “什么众意难违,就是梁王殿下不愿意罢了。我之前是与他不和,可战事不是儿戏,怎能如此荒唐?”

    “不,子雅,我不是与你玩笑。在出洛阳之前,茂先就找到过我,建议我们速战速决,这确实是朝廷的想法。”

    听到这,周处的声音忿忿不平:“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岂能事事向朝廷请示?”

    “唉,不要说这种幼稚的话。”傅祗的声音仍然心平气和,“若是朝廷能够如此容忍,哪里会派梁王殿下过来呢?”

    “那还召开军议干什么?”

    犹豫片刻后,傅祗说道:“子雅,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其实梁王殿下就是想当众羞辱你……”

    此言一出,室内的气氛顿时安静了,刘羡都替周处感到尴尬。而后就是不欢而散,室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