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十九章 邀请之赵王

第十九章 邀请之赵王

    第十九章 邀请之赵王 (第2/3页)

中的军械,便使得政敌曹爽心生畏惧,不敢为敌。由此可见武库的重要性。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武库看管有增无减的元康五年,竟然还能令武库大火。其中存放的累代异宝,如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以及二百零八万军事器械,竟然全部烧毁。这是自东汉以来近三百年,还从未发生过的惨祸。连带着关西平叛的后勤都因此受了影响。

    而孙旂作为卫尉,就是对武库失火的直接负责人,可犯了这么大的错,孙旂的惩罚仅仅是免官半年,很快就再度复起为平南将军,官位并无削减。

    刘羡不禁与他交谈起此事,问道:“孙使君,我实在不理解,当年武库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火?”

    孙旂神色有些尴尬,但还是解释说:“当时事发突然,等我发现时,火势已烧了两座房屋,有些不可收拾。”

    “那也不至于将武库烧尽吧?”

    “当时张中书也过来了,他害怕是有贼子当夜作乱,就让我先不要急着救火,而是看管各街头,在确认无事后,再去救火,结果就是这般了。因为这个缘故,朝廷也没有太追究我。”

    “原来是这样。”刘羡有些了然,又问道:“可有件事我还是不太明白,请孙使君解惑。”

    “大火能够烧毁王莽头、孔子屐也就算了,赤霄剑(斩白蛇剑)是精铁做的,顶多烧毁剑鞘和剑柄,怎么也能不见呢?”

    “这……”孙旂像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好半天才说道,“我们也很奇怪,但张中书说,这赤霄剑不是人间凡物,他看见此剑化作一道红光,穿屋而过,不知所踪了。”

    刘羡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记在心里,也不多过问,只是诧异孙旂为什么会和赵王在一起,毕竟按理来说,他应该和后党走得更近才对。

    不过疑问也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他就发现,孙旂的四个儿子也在这里,还叫孙秀四叔。

    原来是孙秀认的亲戚!刘羡暗自腹诽不已,孙秀一个琅琊人,竟然连祖宗都开始乱攀了。

    刘琨最后引着刘羡到赵王面前。刘羡和赵王在关中已经见过几次面,但是像这么面对面地打量和对话,还是第一次。司马伦上下审视刘羡后,第一句话就是:“刘羡,你看我像贤王吗?”

    这都是什么问题?刘羡哭笑不得,他说:“殿下,贤能从来不在外貌,庞统貌丑也不耽误他做贤臣。”

    但司马伦却有点死缠烂打的意思,他又问:“那你说,我能做贤王吗?”

    这话多少没有自知之明了,但刘羡明白过来,司马伦其实是想招揽自己。

    果然,他听赵王继续道:“唉,过去我不懂政务,也不修德,在关西做了一些糊涂事,惹出了不少麻烦祸事,多亏了有你们这些良臣善后,我才没有铸成大错。现在国家正值危难之际,我身为宣帝之子,宗室之率,不敢不痛改前非。可我天资受限,不辨贤愚,需要有良臣辅弼,也就是你啊!怀冲,能助我做一名贤王吗?”

    这番话司马伦说得很不流畅,感情也不深刻,刘羡一听就知道,他这是临时背的稿子。

    刘羡在内心里觉得好笑,他想:早就知道赵王愚蠢,可眼见更胜闻名,哪怕和天子相比,赵王的愚蠢也并不逊色。孙秀还真敢让赵王招揽自己,他哪里来的自信?

    不过话说回来,赵王表现得如此殷勤,他也不好冷漠拒绝,就含糊其辞说:“殿下若遇事有什么困惑,当然可以来信问我。”

    言下之意,刘羡不会提供除了回信以外的任何帮助。不过赵王哪里听得出来?他只当是刘羡应允了,就让司马荂过来领着刘羡入席。

    不过有一件事出乎刘羡预料,那就是这些旧日同僚们到的很齐。皇甫商等人自不必说,就连孟观也到了。作为最后平灭叛军的都督主帅,孟观和赵王、梁王是没有多少情谊在的。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正常,毕竟关西平叛是孟观的得意之作,此时有一个能公然夸耀的机会,他怎么会错过呢?

    果然,刚一落座,就听到大家在谈关西的往事,也在议论现在关西的一些近况。

    皇甫商的兄长皇甫重此时已经升迁为秦州刺史,相互之间经常有联系,他对大家抱怨说:“河间王去了长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