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二十二章 风波前的平静

第二十二章 风波前的平静

    第二十二章 风波前的平静 (第3/3页)

入药碗内,来福就一瘸一拐地来通报说,有朋友来探望他。一问具体的姓名,还不是一个人,是刘聪、陆机还有他们的一些朋友,说是来约刘羡一起出去射猎的。

    刘羡看了眼碗内的药汁,对来福说:“你先去找七兄(刘玄),招待一下他们,等我把药给老师喂了,再去见他们。”

    这样他就去室内探看陈寿,把药汁吹温了,扶起陈寿的上身,一勺一勺喂老师喝下,然后替老师擦了擦未喝尽的药汁,换了身衣裳后,这才出门去见朋友。

    刘聪等人身着白色或者青色的戎服,背上背着弓,脚穿利落的鹿蹄皮靴,显得非常清爽。但人数实在不少,有二十来人,站在安乐公府的前堂里,竟然略显拥挤。

    刘羡扫了一眼他们带来的人,发现有不少都是才认识的面孔。

    一些是刘聪的熟人,有太原孙氏出身的孙洵,以及太原王氏出身的王聿,还有太原温氏出身的温羡。简单来说,基本都是太原名族的士子。

    另一些则是江东士子,都是陆机的后辈。陆云自然不必说,在场的还有丹阳纪瞻、吴郡顾荣、会稽贺循、沛郡薛兼等人。他们早年都是孙吴的才俊,在亡国后没了出路。现在陆机在洛阳闯出了一片天地,他们就紧随其后,纷纷来到洛阳出仕,希望能借机振兴家族。

    刘羡没想到一时间会来这么多人,颇有些奇怪,刘聪就告诉他说:“大家不是来特地找你的,是豫章王与吴王要一起出城游猎,又想召见一些士子陪伴,我们这些人就去撑撑场面。豫章王殿下听说过你的名字,就想召你一起过去。”

    原来是这么回事,刘羡说:“等我收拾一下就过去。”

    陆机笑道:“这有什么好收拾的?带上弓箭就直接走吧,人家王府出游,什么割肉刀子、酒器、烤具、调料,随从带的都有,你只要人去就行了。”

    这样刘羡就把妻子唤过来,跟阿萝说自己要出去几天,让她照顾好老师。自己则换了一身戎服,取了弓,带了一个六十支箭的箭囊出来,把马厩栏杆上挂着的马鞍也摘了,给翻羽马装上。然后翻身上马,随刘聪陆机等众骑一起出城穿街,直奔城东而去。

    豫章王司马炽与吴王司马晏就在白社等待,他们的随从数量实在不少,一名宗王就有百来人,加上这些士子们的随从,一行差不多就有三百人了。

    这还是刘羡第一次见到吴王与豫章王,他们是武皇帝最年轻的两个儿子,在同辈中分别名列第二十三与二十五。到现在,吴王方才十八岁,豫章王甚至只有十六岁。不知道是太过年轻,还是顺位太低的缘故,至少这两个青年的气质并不张扬,反而略显文弱。

    尤其是吴王司马晏,他在童年时得到风疾,眼睛不好,因此他与人交谈的时候,总是要把人招到面前很近的地方,才能看清对方的面孔。

    豫章王司马炽则很腼腆,不爱和人说话,不过他玉冠白面,神色倦懒,而雍容优闲,还是很惹人好感的。

    司马炽见过刘羡后,对他说道:“听说承祚公在您府上,他身体还好吗?”

    刘羡心下有些奇怪,这位小王爷应该不认识老师才对,但还是回答说:“老师身体并不算好,他得了风疾后,一直不能正常说话。”

    吴王司马晏露出心有戚戚焉的同情,而司马炽则比较可惜,他说:“这样吗?改天我让府上送些党参和灵芝过去。承祚公是能著史的人,也是国家的财富啊!”

    原来,司马炽非常喜爱读书,尤其喜爱读史书。他对陈寿这位当代著史的泰斗敬仰已久,一直想要同他请教。此时听说陈寿重病,他感到非常遗憾,就又想向刘羡借《三国志》原本一观,刘羡见他神情不似作伪,也就欣然同意了。

    相互认识过后,一众人等就往南出发,去万安山开始游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