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强盗与孝子 (第2/3页)
“像这样的饷曹,工地上还有五处,此处是最大的,每日向近万人发粮。”陆云一面介绍着,一面给刘羡等人安排坐席,又看了眼太阳的位置,判断道:“再等两刻钟,就到了每日发饷的时候了,明公稍安勿躁。”
到了申时四刻,夕阳西下,工地上敲起下工的锣钲声。可见民夫们三三两两的聚集起来,继而形成一道人潮,向着发饷的粮仓涌过来。虽然忙碌了一日,但他们仍然健步如飞,很快就挤成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头上下攒动,令人目不暇接。
他们一手拿着麻袋,一手拿着表明做工量的简牍片,排成近百条长队。走到小吏前时,小吏接过简牍片,做过记载后,向身后的士卒报一个数目,发粮的士卒便拿着一个特制大小的碗,按照听到的数目,往民夫的麻袋里舀粮。民夫们则盯紧了发粮的碗,生怕自己吃了亏。
刘羡打量着这些民夫,大部分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开渠虽然苦,但好在该拿到的都能拿到,因此他们身体都不算太瘦弱,但刘羡初看之下,并没有找到那种能令他眼前一亮的大力士。
稍有些疲倦时,陆云拍了拍刘羡,指着远处一人道:“明公,你看那人如何?”
刘羡精神一振,顿时放眼过去,但见人群之中一个九尺大汉如鹤立鸡群,正打着赤膊,缓缓向粮仓靠过来。周围的人似乎都非常敬畏他,自觉与他保持了一尺距离。
即使隔着老远,刘羡也能看见他宽阔的肩臂,遒劲的肌肉,一看就孔武有力。再等他走得近一些,可以看见他手臂上密密麻麻的粗毛,不由呵呵笑道:“这是好男儿啊!我行县之前怎么没有见过?”
“他是明公您去行县后,大约两个月时,自河内过来的,在这里非常有名,名叫郭默。”
说话间,郭默已经到粮吏面前,在旁人艳羡的眼神中,拿出一大把简牍片,差不多常人十多人的工量。粮吏显然不是第一次和他打交道了,见怪不怪,数了数简牍片后,就吩咐一旁的士卒道:“给他发两袋粮。”一袋粮食差不多有七八十斤,约一百五十斤的粮食,他信手就提到肩上,腰部仅是稍稍弯曲,连大气也不喘。
他正要转身离去,随即就为陆云叫住了,然后对刘羡介绍道:“明公,你看此人如何?”
刘羡靠近了打量这个熊罴般的壮汉。出人意料的是,他虽面目粗犷,但一双眼睛非常狡黠机灵,见刘羡身份不凡,立刻卸下粮食向刘羡行礼,说道:“敢问大人,可有要我效劳之处?”
他身材高大,行礼姿势是模仿的,显得颇不伦不类。而且他口称大人,是最谄媚的那种叫法,姿态可谓摆得极低,令一众幕僚都不禁莞尔。
刘羡没有直接报出来意,而是先打算考核了解他一番,故意作色问道:“你怎么一人能拿这么多粮?是不是贿赂了官员,走了什么关系?”
郭默连忙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不是我一人的饷,我还有七名同乡,这是我代他们一起拿的。”
“还是妄言!八个人就能有这么多?”
“哈,对得上的,对得上的。我一人能干五个人的活,在这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您稍稍打听就知道,这绝不是妄言。”
刘羡看了一眼陆云,见他微微颔首,又回头问道:“你这么大的力气,为何不从军?倒沦落到这里做民夫了?”
郭默稍作羞赧,说道:“禀告大人,我从过军,不过力气虽大,但吃得也多。因此就被长官嫌弃,给赶出来了。在这里虽然辛苦些,但只要多做一些,吃得也饱,就跟着大伙过来了。”
他话说得没问题,但刘羡阅人无数,听出他在说谎,心中稍稍有些不悦。不过他表面上还是忍住了,回首便拉住陆云,在一旁低声道:“士龙,你知道他的底细吗?”
陆云道:“明公,此人应当不是良家子。他来的这段时间,经常去暗寮,与其余人争娼妓,打伤了好几人,也好酒,小节可谓平平。但他平日里处事都还本分,有武力,好打抱不平。平日若有官欺民,不管关不关他的事,他准是第一个出来闹事,颇能得众。”
“故而我以为,他出身大概不太干净,但大体还是可用的。我听闻鲜卑有驭狼之术,以狼有凶性,能逐猎虎豹而不伤己。您若要办大事,恐怕必须要用这样的人。”
陆云猜得不错,郭默的出身确实不干净。他本是山阳县的平民,因出身贫贱,便想通过劫掠行商致富,这些年颇有一些进项。奈何他没有背景,结果误打误撞,抢到了当地县令的头上,为人通缉,只好带着同伙逃出河内保命。
不过郭默也算是个别具一格、盗亦有道的强盗,他一不抢本地人,二不抢小商人,专挑大户下手。抢来的财货,除去自己挥霍外,还经常接济当地的穷人,因此才会有同乡随他一起出逃。
这些都是很久以后刘羡才知道的事情。此时的他纠结一番后,心想:确实如此,自己的外曾祖张飞也有残暴的一面,但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