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三十五章 万事俱备

第三十五章 万事俱备

    第三十五章 万事俱备 (第2/3页)

输谁赢。”

    司马乂道:“祖士稚他们不是就在司马冏身边吗?到那时候,能不能让他们暗中刺杀齐王?”

    刘羡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道:“就这些时日的表现来看,齐王的警惕心太强了,祖士稚虽受齐王的重用,但还没有亲近到这个地步,若要刺杀,进去了就回不来了,还不一定成功。我想,应该有更有用的办法。”

    刘羡再次审视着洛阳的城防图,忽而灵光一闪,用手指点了一下城西北的金墉城,道:“我有主意了,可以让他们自行决断,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设法接管金墉城。”

    “金墉城旁还有百尺楼,可以俯瞰半城,只要设法能掌控这两个地方,就能让齐王腹背受敌,进退不得。若这一步能成,我们的胜算就大很多了。”

    司马乂表示赞同,并补充说:“那我便去通知宣城公,到时候,让他的宁朔军去响应配合。”

    最后就是事成之后,该如何善后的计划了。

    这事关整个政局,因此由更德高望重的刘暾来布置,他道:

    “既然成都王与河间王将一切都归罪于齐王,那殿下在战胜以后,当擒获齐王,亲自送往陛下面前,并当众数落他的罪行,将其斩首,其党羽有不服从者,亦当斩首。然后我们传信成都王与河间王,通报齐王授首的消息,如此一来,他们没了作战的借口,就不得不退兵了。”

    “只是这退兵,却不意味着结束。成都王和河间王都是恋权之人,说不得,还会继续发难。”

    司马乂问道:“朱虚公有何计策?”

    刘暾看了司马乂两眼,说道:“有两策。”

    “第一策,事成之后,殿下便可派人去接纳南面的齐王势力。豫州有范阳王司马虓,荆州有新野王司马歆,徐州有东平王司马楙,这些人中,除了新野王有些威望外,其余皆是无能之辈,他们若是有人不服从命令,我们就趁机挟持天子征讨,如此也好离开洛阳这个是非之地,割据南方,进可攻,退亦可守。”

    司马乂闻言,不悦道:“我若带着陛下南走,朝廷的威信哪还存在?岂不是立刻要天下大乱?与家国沦丧何异!此策不可用!”

    在司马乂的眼中,现在的局势虽说败坏到极点,但社稷仍然有救。十数年来,洛阳各种争权夺利,还从未有过武帝血脉相互残杀的局面。他相信,只要武帝血脉间兄弟齐心,一切都还有扭转的余地。

    刘暾心下不赞成司马乂的看法,但也明白,这位主君心志坚定,自己并不能说动他,叹了口气后,他继续道:

    “另一策,就是殿下彻底归顺成都王,在消灭齐王以后,事事都向邺城请奏。如此一来,成都王得了大权之实,或许就能维持局面,支持殿下,朝廷的威信,也就不至于一败涂地了。”

    这确是个办法,但还有一些话,刘暾没有说出来,可在场的人都听出来了:若司马颖不满足只是遥控朝廷,就是想要落实河间王的条件,执着于称帝,那司马乂的投诚也就毫无意义了。

    可即使如此,司马乂犹豫一番后,还是下定了决心,断然道:“那就这么办吧,我和十六弟到底是兄弟一场,我不信任他,还能信任谁呢?”

    大体的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最后商议的,是起事的时间。

    原本众人的意见,是越早起事越好,毕竟命在旦夕的滋味可不好受。但刘羡的意思是,最好将时间延后一些。

    既然有祖逖做内应,可以得知齐王动手的具体时间,那不妨就再等一等。

    一来此事涉及人员众多,尤其是王衍那边,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通知与准备。二来眼下司马冏对司马乂还有防备,但随着时日拖长,他必然会渐渐麻木,等到他决定动手的时候,就是他防御最松懈的时候。到时候,既可以一击制敌,也能证据确凿地抓捕司马冏,推翻齐王党的政变也才更正当。

    虽然有些冒险,但司马乂思来想去,觉得确实如此,就同意了这一看法。他总结道:“虽说是被逼无奈,死里求活,但欲成大事者,无不要经此凶险时分。一旦起兵,我希望诸位能够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事成之后,我必不会吝惜赏赐!”

    说到此处,他抽剑出鞘,又当众说道:“此举既是为了江山社稷,也是为了天下苍生,有此心者,当与我同握此剑!”

    于是众人聚在一处,纷纷将手掌紧握一处。大家手掌贴着手背,手指靠着手指,皆能感受到其余人手掌的温度,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