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祖逖火烧大司马府 (第2/3页)
留五百人在我身边护卫,等我歇息过后,便与诸君汇合!”
葛旟这才惊觉,司马冏的眼中已经遍布血丝。虽然齐王还处于一个年轻力壮的年纪,但他的肩膀还是太瘦弱了,尚不能承受整个帝国的重压。即使只是发布命令,在府中等待结果,对他来说也是巨大的煎熬。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撑到现在才歇息一二,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葛旟即刻拜礼道:“谨遵命,那在下先去传令了。”
一时间,整个大司马府的军卒都被调动起来,此前董艾带走了万余人包围东宫,葛旟便下达命令,除去何龛率五百卫士守护大司马府以外,府中的其余将士尽数调走。
与此同时,他们在东宫四面的街道上设置路卡,将周遭的房屋尽数征用,屋内的百姓,一律驱逐在外。此时大雪未消,寒风阵阵,冰天雪地中,百姓们冻得瑟瑟发抖,却又不敢反抗,一时间竟沦落为难民。
但如此一来,齐王军确将东宫围得水泄不通。宫中但凡有试图冒头窥探的,齐军士卒顿时射以飞矢。不过半日左右,东宫墙头就密密麻麻插满了箭矢,好似是长满了灰色的松针。
等到了下午,葛旟等人又在箭矢上粘上了松明与干草,点燃了射进去。东宫宫墙边有不少枯树,火矢飞进去后,风助火势,烈焰顿时腾空而飞起,火苗窜入宫内房舍,连绵而去,一发而不可收拾。
烧到傍晚时,浓烟滚滚如同浪潮,不止是宫中士卒,就连应召而来的王公官卿都纷纷救火,所有人都被硝烟熏得头昏脑涨,面目发黑,就连在宫外观看的齐军士卒都叹息不已。
好在傍晚时分,消停了半天的雪花又重新飘扬下来,东宫中也穿有一条水道,与城外谷水相连,可以应急救火。忙了大半日后,众人还是把火势灭了下去。
虽然这次大火并没有给东宫守军带来多大的损伤,但对于两方士气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齐王军普遍认为,己方已经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可以瓮中捉鳖,而在东宫的禁军卫率们,则开始陷入恐慌中,怀疑若再来这么一次,大军可能被浓烟与大火熏死烧死。
也正是在这个时刻,祖逖认为,到了自己该出手的时候了。
根据此前商议的策略,祖逖和嵇绍、皇甫商三人,一开始就向司马冏请命,要求前去接管西北角的金墉城。他们声称,一旦军队在前方作战失利,还可以退回到金墉城固守,等待外军来援,到时里应外合,仍有反击的机会。司马冏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便同意了此请。
不过由于他们并不直接参战,司马冏也并没有调拨多少人手,真交给祖逖的,仅有百来号人,刚好能够守御城门而已。这倒并不让祖逖失望,毕竟按照事先计划,祖逖应该在金墉城等待两日,直至刘羡安排的上谷营前来助力,替换掉金墉城内的防御后,再趁机向司马冏袭击。
可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却出乎预料。武库失守的影响还是太大了,使得东宫的守御陷入了明显的不利中。而且他们也得到了消息,苟晞正率众东返,极可能明日就抵达洛阳。
祖逖便与皇甫商商议说:“眼下齐军包围了东宫,但齐王却还留在府内,实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若我们现在还不动手,等苟晞回来,就再难有立功的机会了。”
皇甫商却有些犹豫,他问道:“可我们手上才百余人,想要面见齐王,身上也不能带兵器,这能做些什么?”
祖逖笑道:“这有什么难的?现在谁都注意不到我们这边,我们直接在大司马府放火,高呼我军大败,难道他们还能有提防吗?”
“到时候,我们带甲士佯作前去救援齐王,实则将他挟持住,送到天子眼前,这大功不就唾手可得了吗?”
皇甫商还是有些犹豫,只不过这一次,理由却不同了:“这是不是太过份了,以后旁人将如何议论我们?”
祖逖冷笑道:“做人莫非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做给自己看的。我们这次本来就是背主,还怕多这点骂名?”
一旁的嵇绍倒是淡然自若,他一把拉住皇甫商,和声劝说道:“这没有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