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晋庭汉裔 > 第四十四章 三方止兵

第四十四章 三方止兵

    第四十四章 三方止兵 (第1/3页)

    等李含带西军开抵洛阳城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疮痍的城郭。

    祖逖放的那场大火,给城郭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痕。城垣上下,四处都是烟熏火燎的黑灰,即使大火已经熄灭了三日,仍然可以嗅到那场大政变时的硝烟味道。

    而在洛阳的城郊,可以看见有不少士卒正在冬日的硬土中挥动铁镐,在无人的荒地上挖掘土坑。土坑的周遭,堆满了已经冻僵的尸体,在阡陌间,还可看到源源不断地尸体被拖了过来。很显然,他们还在处理那些死于政变的尸体,要将其掩埋至坑中,避免产生瘟疫。

    再注意观察,李含也不免发现,几乎每过十余步,便能看见一家人挂丧带孝,只是时处深冬,之前又刚刚下有一场大雪,几乎每座房屋的屋顶都累有积雪,故而看不分明。

    但只要听到屋内女眷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人们终究还是能察觉到,已经有许多灵魂彻底地离开了人间。那些死去的人,他们不只是自己消失了,也带走了活人的一部分。

    只是作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李含却有些懊恼。他并非没有料到,此前的策略会造成眼前的场景,这是争权夺利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他着实没想到,自己酝酿出的这颗胜利果实,竟然未让自己摘下,反而是在短短数日之内,迅速地落地生根,发芽抽条,成为一颗小树了。

    “真是不可思议,齐王竟然如此无能,连长沙王都无法处置吗?”

    李含原本的计划,是挑动司马冏与司马乂火并,他坐收渔翁之利。在他的设想中,再如何说,司马乂势单力孤,司马冏兵多将广,到时候,司马乂一定会失败,而司马冏背负着杀死天子兄弟的骂名,也无法在洛阳站稳脚跟,必然会率军后退。

    一旦离开洛阳,齐军人心离散,又无险可守。李含便可率军尾随其后,令其进退不安,夙夜难眠,待其精疲力尽之际,他再突发奇兵,毕其功于一役。一旦得逞,李含便是自孟观之后,毫无疑问的第一名将了。

    可现状就是眼下这样,李含从未设想过的场景出现了:齐王领着一群嫡系兵将,竟然被长沙王的乌合之众打败了。他此前酝酿了许久,绞尽脑汁,生生造出来的讨齐大义,却为长沙王做了嫁衣。

    眼下的洛阳朝政,全然轮到长沙王做主了,这合理吗?

    对于李含来说,这当然是无法接受的,他必须在政局彻底确定以前,为河间王谋得足够的利益。

    为此,他特意领兵抵达城下,却并不入宫拜见,而是在外就地扎营,摆出一副敌友难明的姿态。李含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来给城中的长沙王施加压力,逼迫他就范。

    这次李含带过来的军队,数量虽不算少,但也不算多,因为是先头部队,所以在三万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支军队的声势不够骇人。

    因为他带来的全是骑兵。

    对此次出征,河间王抱有极高的期待,故而他耗尽财赀,将关中陇右的马匹搜罗一空,又屡屡遣使,到朔方、河西的鲜卑各部落中求购,这样历经半年,他终于凑出了一支规模空前的马队,并将其尽数配备给李含。

    这使得李含的三万骑兵豪华非常,除去每人的战马外,还都有一匹从马与一匹驮马,随军的马匹数量,俨然逼近十万。当征西军司的骑士们,领着马匹到洛水边洗浴和刷马时,各种颜色的马匹在河岸边来回喧腾不止,密密麻麻、非常壮观。哪怕是见多识广的洛阳百姓,见到如此情景,也不免心惊胆战。

    这样规模的一支骑军,足以踏平残破的洛阳城,也不容司马乂视而不见。

    于是当日酉时,司马乂遣使出城,来与李含接洽。

    “来的会是谁呢?”征西军司的军官们一面到营外等待,一面议论纷纷。按照惯例,每一轮政变过后,朝局形势都会焕然一新。他们也很好奇,长沙王掌权以后,有谁能代替长沙王出面接洽。

    对这个问题,李含早有答案:“除了他,还能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