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邙山大战之列阵 (第2/3页)
意,爽快地同意了陆机的布置。
等一系列军令传递下去,差不多过了小半个时辰。军士们根据统帅的命令,不断地在山顶移动,周围包裹的黑暗之中,开始慢慢出现了昏白。抬首看天,晴朗蓝色的底子淡淡可见。看来,经过几日的秋雨之后,今日即将是一个晴天。
正值拂晓之际,但东边天际的云层,已经映照出了血红的颜色,北军的斥候回报说,敌军的军阵已经布置完毕,其阵型东西横亘,如盘石般不动。听闻此语,陆机颇有些忐忑,他心想:此时阵型未整,对方若是直接派兵前来袭击,自己能否支撑得住呢?
好在此时天色太暗,禁军因看不清北军具体的动向,并没有第一时间采取攻击,而是在原地继续等待。这使得北军赶在最后的时间内,依旧完成了布阵。
邙山山顶的风已经停了,空气清新,山坡顶的黑云如同城垣一样横亘在所有人头顶。但可以看到,一道红霞渐渐侵蚀着黑云,渐渐灿烂在大军头顶。人们虽分不清周围同伴的影子,却能清晰地看见,邙山两侧的大河与洛水,正泛起了紫黛色的波光。
终于,一束阳光刺破层云,朗照在两军中间,天亮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有十余名骑兵从禁军阵中策马脱出,直向北军奔来。两军将士都看得分明,继而皆是一惊,心想:这是要干什么?
有过讨赵经验的士卒们猜想:哦,这大概是来阵前挑衅的吧!当年黄桥大战时,匈奴人平先一骑当先,三回合阵斩敌将的英姿,至今还叫人难以忘怀。不知这次禁军派来的是谁呢?
那些骑士们奔出两里,直到距离北军阵前两百步的距离,才堪堪停下,继而有人朝北军高声呼喝道:“我乃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司隶校尉,松滋公刘羡刘怀冲,敢问陆士衡在这边吗?故友前来,可能出来一见?”
此言一出,两军将士皆惊哗。禁军没有想到:己方的主将竟然会脱离大军,置身于敌阵之前。北军同样也没有想到:刘羡竟然如此有种,敢来己方阵前喊话,他不怕被杀吗?
北军诸将皆心动不已,尤其是中军左右军官,如诸葛诠、应詹,纷纷向陆机进言道:“大都督,刘羡竟然敢来找死!我们此时不杀他,更待何时呢?”
在他们看来,只要趁此机会杀了刘羡,敌军没有了统帅,士气定然大沮,胜利也就唾手可得了。
但陆机却严令拒绝道:“绝不可如此做!”
“刘羡胯下是一匹名叫翻羽的宝马,可日行千里。一旦跑起来,连箭矢都无法追上!你们能杀他?我军若阵前偷袭,不仅丢了风度,杀不了人,更显得无能。结果,全军上下会如何看?别忘了,刘羡也是指挥过我军将士,带兵打过胜仗的!”
统帅的形象也关系到整个军队的军心,一个士卒认为自己的统帅不可敬,那又怎么打胜仗呢?当年羊祜、陆抗对峙荆州,相互问病,被称为君子之交的典范,陆机自然也不可能在这种地方采取手段。他很快做出决定,对长子陆蔚道:“文才,你挑十余骑作为随从,我们去见一面!”
诸将闻言,都面色发红,他们心中仍不赞同这个决定。但陆机这么一说,又显得他们是小人,也就不再开口了。
于是陆机轻骑出动,与陆蔚、戴渊等十八骑背光离阵,前去与刘羡相会。
这本是一次君子之行,可脱离了大军之后,望着远处站在朝阳下的刘羡。许多旧事浮上陆机心头,令他忽然记起来一件事:上一次两人相见,似乎还是在四年之前,洛阳的那家普通的小酒肆内。刘羡刚刚成功刺杀了贾模,和自己分享着成功的喜悦,那时他突然提起,想顺手除去孙秀……
而在那次分别后,两人至今再没有见过面。
想到这里,羞愧涌上了心头,继而让陆机产生一种冲动,想要拨马回走,逃避相见。但此时的辉煌邙山上,有数十万人看着他,陆机不能后退,他必须往前走,还必须展现出身为统帅的风采。
于是他克制着自己的心情,尽可能挺直脊梁,朝着昔日好友奔去。
此时的天色更亮了,乌云破开,阳光金黄,山坡上那些没有干涸的小水洼,此时熠熠生辉,闪耀夺目。陆机踏过这些水洼,终于走到了来骑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