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邙山大战之两翼 (第2/3页)
绍是山涛的养子,和山简也算是结义兄弟,山简见他只是身穿戎服,浑身并不着甲,难免有些大惊失色,反问道:“怎么?你这幅打扮,不怕敌人冲过来杀人吗?”
嵇绍摇摇头,一脸不在乎地说:“如果敌人杀到我们这来,我军就已经败了,穿这些甲又有何用?我们又不能厮杀,不如给前线的将士,说不定还能多杀几人。”说罢,他拉了拉义兄的衣角,便继续朝左翼其余各部巡视而去。
与嵇绍共同统帅左翼的还有御史大夫、朱虚公刘暾,他此前担任过太原内史,也算是宿将了。他的两个儿子刘佑与刘白与他一同上阵,他便叮嘱说:“现在已是乱世,你们不要还做能清谈度日的准备,此时上阵杀敌,死便死了,也不要后退!若不能学会视死如归,活着也是煎熬!”刘佑刘白皆拔刀立誓,愿奋生死。
在最后面殿后的则是太子詹事满奋,他体态肥胖,根本穿不上锁子甲和明光铠,骑在马上,坐骑也有些气喘吁吁。他觉得有些不安全,便又从马上下来,把随行的两袋珠宝都拿出来,对着手下的将士们说:“诸位莫要忧心,不管诸位是生是死,只要能够护我取胜,我必重重有赏,决不食言!”说罢,他抓出一把珍珠,给最前方的士卒们分发下去,于是人人高呼万岁。
这个时候,两军的将士都可以看见对方了。由于双方都在向前走,因此接近地非常快,北军前排将士提着明晃晃的长槊和环首刀,全身铁制甲胄发出了夺目的寒光,摄人心魄。很快,两军的距离就不过一箭开外了,前方北军督将的叫喊声清晰可闻,似乎是在喊:“我们征北军司天下无敌,勇者必胜!”引来北军将士万众响应,铁器甲胄撞击之声齐鸣。
北军牙门将李贵腰悬箭囊,身背长弓,手持长槊斫刀,呼喊道:“大将军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一定要夺取天下,虽死无悔!杀贼!杀贼!”其余军官也高呼杀贼,带领将士们朝禁军冲去。
禁军也突然加速迎着冲锋的北军冲去,比之对面正在狂乱呼喊的敌人们,禁军的反应要沉着很多,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上阵厮杀,甚至可以说是百战老兵了。在其余人还要用呐喊来驱散身上的战栗和恐惧时,他们更懂得要保存体力。
当然,这可能也有主帅压阵的因素。嵇绍只是身着戎装,头戴纶巾,简简单单地骑马站在北峰的一座小丘上,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明明面对着成千上万人的冲击,但他面色平静,好似在听取风声一般。他本身又相貌出众,在兵士之中衣袖飘飘,宛若神仙中人。有人说:“嵇公立在那,就好像嵩山一般屹立不倒,我们怎么能给他丢脸呢?”
于是在同一时刻,北军和禁军的长槊森林,在一片惊天动地的喊杀之中遭遇了。遭遇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停顿或者减缓,事实上,一旦交战,没有谁能够再停顿下来,哪怕是自己也不可能。
两边巨大的金属森林中,无数披着铁甲的战士,他们体内的鲜血像是在沸腾燃烧,无论他们是老是少,是高是矮,或出身高贵,或出身贫寒,无论他们是狂叫或者沉默,瞪眼或者眯眼、拉弓或者持槊,他们都已经忘记了其余一切妄念,在生与死的拷问面前,他们对撞在了一起,然后在极短暂的时间内,现场一片沉默,唯有铁器撞击的声音在天空回荡。
在北峰厮杀起来的同一时刻,南峰的厮杀也即将开始。
刘羡告别天子与长沙王后,单骑回到中军。此时中军已经派出了四部骑兵,尚剩下一万八千骑,全军剩下的精锐骑兵,基本都在这里了。李盛、诸葛延、郭默、毛宝等人,都在此处等他,最重要的,由上谷营改编的三千松滋营也在此处。
诸葛延有些迫不及待了,他见刘羡回来,立刻问道:“哈,终于轮到我们了么?”
刘羡点头道:“事不宜迟,我们早些开始!”
他立刻开始向众人分配任务。此时他麾下分为五部,他命其排好顺序,分别是刘琨所部、宋洪所部、令狐盛所部、李盛所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