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大举出动 (求全订~求订阅) (第3/3页)
”
要玩,就玩大的!
有时候想想,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到年底他也就20万大洋的净资产,地产和车行各十万大洋左右。
这点财产在这个年代的上海,根本算不上富豪,就是个稍微有点小钱的人而已。
陈光良知道的富豪中:
像地产商人程霖生家族,其拥有2000万的资产,其拥有‘两条龙’,一条‘龙’是从河楠路的抛球场至西臧路,另一条‘龙’是从新世界至卡德路及石门二路一带,意思是这两条街基本都是其物业,大概有三公里的样子吧!
像地产商周湘云家族,十年前周家已号称有500万家业,如今同样差不多也在2000万的资产左右,成为宁波旅沪人士中首屈一指的富商了。这个家族在周湘云父辈时,就拥有了南鲸路附近的福州路、广东路、湖北路一带的房地产;到20世纪初时,已在市中心拥有了十几处整块的里弄房地产。
其他的,包括‘阿德哥’虞洽卿、‘华夏摩根’陈光甫这些人,都是身价不菲,资产数千万。
虽然这些人对陈光良来说,还是很遥远;但陈光良恰恰有着不服输的性格,所以理所当然的奋勇直追。
定个目标:先在30年代初,成为‘百万富翁’再说!
陈光甫基本没有怎么思考,就爽快的说道:“二十万大洋的贷款不算多,正好我们银行的资金也要找出路,就按照你说的金额贷款给你,利息就12厘吧。”
上一次的4万贷款,利息是13厘,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觉得是投资黄包车生意,风险较小。
如今一次性贷款二十万大洋,陈光甫只要12厘的利息,看来是银行需要为资金找出路啊,毕竟这两年沪市各家银行的储蓄大增,利息支出大增。
“没问题”
陈光良也爽快的答应,不过他补充道:“不过我希望这笔贷款,分批支取。”
这样预防没有足够的地皮,仅此而已。
当然见王左义的样子,似乎愚园路西段有不少人愿意出售地皮,机会似乎很多。
“可以,具体你找他们谈吧!”
“好的”
回去的路上,陈光良心情有些激动。
20万大洋,2年的贷款利息,大概是5万大洋;3年的贷款利息,大概是8万大洋。
但如果拿去投资地皮,翻倍是基本的,翻几倍才是正常的。
至于赚多少,相信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当然也就是对陈光良来说。
而且。
越是如此赚钱,陈光良告诫自己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很重要。
他前世看过2篇新闻,说是:
这个年代有一个叫做孙春生,江浙余姚人,早年曾在英资业广公司任职,到20多岁,就攒了资金数万。有了创业资本,孙春生1925年辞职开锦兴地产公司。先后建了锦兴大楼、太阳公寓和春阳里、迎春坊、崇业里、安乐坊等大型里弄,拥有资产400多万两。当然,他也不是常胜将军,‘一·二八淞沪会战’和‘世界经济危机’令房地产暴跌,锦兴也因此破产。
就连程霖生这样拥有2000万资产的巨富,在1930年前后参与炒‘标金’,豪言要掌控‘沪市的标金市场’,结果也被孔氏家族的官僚资本和其他商人联合,让其亏到破产,其父亲创造的巨大财富轰然倒塌,最后沦落为卖古董过日子。
充分说明一件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一次投资20万大洋购入愚园路的地皮,陈光良也是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
而且现在才1928年5初,地产才开始上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