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搬新房 (第3/3页)
功,介绍成沪市地产的一大重要举措。
虽然这样介绍这种模式的新闻,之前各大报纸都有报道,但毕竟是‘幸福家园’全部完工,并得到所有业主的认可,相当于这个模式正式被认可‘成功’。
另外一方面,长江地产也再次翻出来,被宣传一番。
东方报社的会议室,陈光良正和管理层一起开会,包括两个协理——洪雁宾、黄春荪,以及报社的总编张静庐和六大部门负责人。
“《东方日报》的目标是让读者——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所以,这个广告先打出来,也是我们办报的目标。只要我们的销量稳定在2万份,便可以在北平、武汉等重要城市设置新闻站,到时候就不用购买新闻素材了。”陈光良指点江山的说道。
距离《东方日报》创刊仅剩下10天,他也是在准备着最后的工作。
黄春荪负责营销、广告等方面的工作,当即回道:“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这个办报的理念很好,正好下周一《商报》要预热《东方日报》的创刊,可以将这个广告打上。”
提前一周,宣布《东方日报》要创刊。
陈光良随即补充道:“再印制一批海报,宣传一下,不要怕宣传费高,毕竟我们是破釜沉舟,只许胜不许败。”
败了,那就散了!
黄春荪点头说道:“好,这个很有宣传的效果。”
目前广告的体现:第一是报纸、第二是海报。
洪雁宾此时提道:“这样的话,资金还是有点紧张的,就担心创刊十天后,我们报纸起来了,但资金短缺,影响后续的发展。”
陈光良不在意的说道:“放心,只要创刊第一天,那我们就是日销三万的‘大报’,银行乐意给我们贷款。更何况,我也不会让那种情况发生的,大家尽管放心好啦。”
一个月时间,就足以看出是不是成功。
所以,陈光良手中还有一些资金,随时可以支援。
在报纸上,哪怕是投资5万大洋,也算拼搏一把,输了也不会伤筋动骨,权当‘金城购物中心’的顾问费白赚了。
洪雁宾顿时觉得,陈光良还真是信心十足,比起他当初办报,好太多了!
当然事到如今,他也知道,此次成功的希望很大,因为在内容上,《商报》最近的销量都有在很大的提升。
接下来,陈光良和各部门的负责人,都进行了一次沟通,确定各环节无误。
“你们市场部,有没有去赛马场、赛狗场考察,我们的报纸到底有没有被马迷、狗迷拿到手上?”
“有,而且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狗经和马经相当的受这些人的欢迎。”
俗是俗了点,但还是很有效果。
当然,马经、狗经的幅面并不多,在副刊都不是主要板块,后续武侠连载的幅面,都要超过两个的之和。
散完会,张静庐乘机将一份稿子给陈光良:“程经理,这是《蜀山剑侠》的1万字稿子,你看看,有什么问题我好联络作者。”
“行,我看看,没说不行就直接连载吧,记得要至少规划三十万字,至少要连载一年时间。”
有的武侠,连载好几年,这是报纸不太重视的情况。
如今《东方日报》每期要连载1000字左右,相当于一年就是36万字左右。
大纲是陈光良好早写出来了,作者一天1000字不是问题。
“嗯另外,我们要回在报纸上宣传投稿武侠事宜。”
“对”
随后陈光良去办公室看了作者的水平,肯定是不错的,这个时代作者的文字功底没得说。在大纲都有的情况下,不会输给原著的精彩。
另外,陈光良在这个时代学习两年,文字功底都有长进。
他本人也打算撰写一些商业文章练练手,当然得有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