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代人 (第1/3页)
锦兴营业公司。
虞伯瑛急匆匆的来到孙春生办公室,汇报道:“老板,我查出来了,大华饭店及周边地皮是卖给长江地产的陈光良,成交价格应该是240万大洋。”
孙春生眼睛放大,震惊的说道:“居然是他!”
两人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孙春生却很了解长江地产和陈光良,因为去年长江地产创新的‘租地、代建’模式,锦兴营业公司也照着这种模式开发了一个地盘。
而最近长江地产再次创新的‘分期、分层’,孙春生也如获至宝,正在研究当中,现在还有很多的疑问。
“就是他。但就是不知道,他为什么知道这个消息,而且还知道我们的底价!”虞伯瑛有些疑问道。
当初(1925),孙春生从业广公司独立出来单干,并拉走了多名业广公司的干将——擅长业务虞伯瑛、擅长建筑设计的许瑞芳等。
虞伯瑛的话,也让孙春生恍然道:“他们居然知道我们的底价,那只有某位股东和陈光良认识,这里面最有可能的便是屈臣氏的亨弗里斯家族。当然,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我就算知道陈光良的底价,也未必要继续抬价。”
虞伯瑛说道:“老板你想,陈光良为什么刚这个价格拿地皮,他的实力还不如我们。我估计,他是想分期、分层的开发这幅地皮,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后续资金。”
孙春生一愣,因为他还没有研究透——分层房契该如何订立?又如何让客户甘心情愿的分期支付?
所以,他这种‘业务’不熟练,导致他没有信心。
现在想想,确实错过了很多啊!“这个陈光良端的可恶,横插一杠子的本事不小!”
孙春生露出后悔的表情,随后又说道:“我们抓紧时间研究,并一边寻求资金购入地皮,我觉得这个‘分期、分层’比‘租地、代建’模式好多了!”
他前面的资金,都押在‘太阳公寓’等上面去了,所以现在准备筹集资金,继续去购入地皮,发展地产。
事实上,孙春生在‘信誉’方面,也是比较有优势的,毕竟四年多前他才几万的本金,如今翻了几十倍,也可以堪称地产奇才了。
“好,我觉得愚园路、南鲸西路、威海路这个区域的地皮就不错,毕竟陈光良也在这些区域建房子。”
“嗯,有合适的再说!”
不管怎么说,孙春生将他的‘师父’陈光良给记恨上了。
长江地产。
陈光良也召集管理层,进行了一次会议。
现在公司一共是有20名职员,管理层(高级职员)一共是7人,另加陈光良这个老板。
“长江地产在7月底或8月初,争取再售出愚园路一半的地盘,我们在监督现有的在建项目外,便是筹备新的项目上马。至于最近购买的南鲸西路地盘,你们暂且不需要关注,后续我会规划好大概方案的!”
愚园路已经出售122幢楼(五个地盘,占地40亩),还剩下98亩土地。
这98亩土地种,又有5亩是工厂,3.7亩是车行,剩下的89亩土地,是今年准备全部开发楼盘并出售掉的。
一共分为三期,总计约近400幢楼,1200层楼,可为陈光良带来300万左右的利润。
先把这部分钱,赚到手再说!
毕竟要是大家都疯狂的挤进来,恐怕‘供大于求’的时间,会提前到来。
当然最倒霉的,恐怕是那些手中拥有最多的房屋出租的大地主,例如四明银行,届时沪市的租金可能会下跌。
当然,这些不管陈光良的事情,他只需要坚持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就行。
郭德明第一时间说道:“老板,既然我们今年要将愚园路的地盘,陆续开发出来。我建议,先把愚园路的地皮再炒作起来,不仅让我们的房屋价值性更高,更让其它竞争对手短时间发展不起来或成本大增!”
陈光良问道:“怎么炒?”
郭德明当即说道:“很简单,我们让报纸把愚园路的未来规划报道出来,届时大家一看这里将成为沪市主要的中档居住区,地皮还不得继续大涨。特别是那些手握地皮的愚园路业主,开价恐怕更高,自然而然就炒作起来。”
有道理,现在愚园路的西段地皮都已经要65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