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64章 车行改革

第164章 车行改革

    第164章 车行改革 (第2/3页)

地皮和建筑了。

    还有一件事,他和陈光良的看法不一样,那就是孙春生依旧保持着‘出租为主,出售为辅’的原则。

    他的这种想法,也和现在沪市大中型地产企业、银行信托部的想法是如出一辙。

    大家都还做着‘长久收租高回报’的美梦!

    陈光良来到长江地产的售楼处,这里在明年也要建成小洋楼,所以卖完这一波,就得加快速度建筑,才能准时交付。

    “老板,销售情况还是不错的,十天时间也售出了五成。”郭德明上前回报道。

    最后一批六十幢洋房,自留两幢,一共也就销售58幢而已。

    陈光良一边走进售楼处,一边说道:“让销售人员打电话给那些优质老客户,就说我们这个房子投资也是不错的,尽量争取在这个月售罄,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不及时处理掉,总归有件事放在这里。

    长江地产的下个项目,可是更高档的南鲸西路。

    郭德明立即明白老板是什么意思,他们长江地产也处理过几起‘转售楼花’的交易,现在打出‘投资’的牌,就能新收获不少客户。

    更重要的是,长江地产一直有个‘资料’,上面是掌握着客户的具体资料——电话、住址、家庭信息、资产情况等,都有标注。

    “好,我马上安排!”

    随后,陈光良在‘沙盘’旁停下,这时还有售楼员正在为几个客户卖力介绍。

    “你们看,整个愚园路已经被我们长江地产开发起来,基本都已经是中高档住宅区。在这片区域,只要是我们开发的里弄,都是有安保、保洁终身服务,你的安全有保证、环境干净交通方面,愚园路是1911年开始筑路的,早已经纳入公租界范畴,从这里可以直达靖安寺路,再直通南鲸东路。有1、9号公交车,附近还有三轮黄包车站点、出租车等.”

    陈光良在一旁也听着介绍,此时俨然愚园路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一个‘中高档住宅区’。

    挺好的,房子不会愁卖!

    他们现在卖房子速度已经够快了,前世一个楼盘怎么也得卖个几年时间,他们一个楼盘最多也就一个月时间而已。

    汽车行驶在愚园路上,这里已经相当于热闹,马路两边都有三轮黄包车和人力黄包车等客。

    陈光良用两百万的‘建筑费’(相当于后世的5~10亿),就将愚园路焕然一新,明年这里将成为一片祥和的生活区。

    两辆汽车驶进长江车行的基地,这里是陈光良保留的‘自留地’,没舍得开发。

    要知道这三亩七分地是他一开始购入的,而且还是位于愚园路中段的地方,当时价格还非常便宜。如今要是出售,至少也是4万大洋以上。

    不过现在陈光良看不上这点钱了!

    当然,将来离开沪市前,能出售的就出售。

    但可以肯定的是,陈光良在1949年前,都不会真正意义的离开沪市。

    长江车行基地,八间砖木结构的平房,四处干净整洁。

    原本换下来的人力黄包车,都及时出售给车行的车夫,他们可以拿去给亲戚朋友拉‘野鸡车’,自己还能分红。但很少有人买下车,自己不在长江车行拉车,这就是忠诚。

    “老板,人到齐了!”

    何向东在院子里等待,见老板车队来了,第一时间拉开车门。

    “那就开会”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和何向东一同走进会议室,里面有十个长江车行的管理层和老员工。

    “大家坐,今天我们的会议主题是有两个:第一,长江车行的合并股权;第二,关于给车夫减租。”

    除何向东、周兴高、潘成以外,大家都比较吃惊,因为车行才刚刚降租不久——从一天1元,降低至一天9角。

    看来,老板真是赚了大钱了,大家如是的想到。

    随后。

    陈光良继续说道:“以前我们都将车辆分成一个个项目,现在我有意合并成一个公司,大家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