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萧条来了 (第1/3页)
长江车行目前一共拥有406张大照会、60张小照会、50张闸北牌照,总计516辆车;前面的野鸡车,已经全部处理掉,不再经营。
这一次股权重整,将整个长江车行的资产(不含账上的管理费项目)估算为35万大洋,即3.5万股(每股价值还是10元)。
而如今降租后,每月预计收租纯利约为1万大洋(扣除每月2元一辆的税费、车行管理层8%、维修保养费等)。
核算下来,回报率确实是在三年回本的程度,但总归比银行五六厘(降了)的利息高很多。
所以消息一经传播,在长江车行的车夫圈,也引起巨大的讨论。
一名车夫吸着旱烟,脸上有些不满意的抱怨道:“我投资了三股(30元),现在说是每季度分红只有2.5元,一年分红就是10元。这一下子降低了好多啊,我原来每个月可以拿到2块多,一季度就是六七块吧!”
作为最早的入股车夫,他已经习惯享受高分红了。
“老周,不是我说你,车行现在也降租了,你怎么不说?”
“就是啊老周,人要懂得感恩,你前面已经把本金赚了两个来回了。而且车行不是说了嘛,欢迎任何人退股,你觉得不划算,退掉就是了,三十大洋不就回来了么!”
老周的言论,很快引起后面入股的人攻击。
“我就是随便说一句,谁要退股,你们不要乱说!”老周连忙说道:“我和老板可是有交情的,当初我们一起拉过车,你们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这下大家伙不敢多说了,谁知道老周是不是真的和老板有关系!
据他们所知,老周不仅当初分红多,而且后来还是第一批开上三轮黄包车的车夫,说不定老板还真惦记着他呢!
虽然前面入股的车夫们,多少有点怨言,但在‘降租’、‘随时退本金’的条件下,大家还是选择性的闭嘴。
而绝大数长江车行的车夫,是陷入狂欢中。
“老板大善人啊,这租金一年两次降,人家是一年两次涨,真是大善人啊!”
“可不是嘛,而且我们长江车行是率先在换三轮黄包车,本身租赁这种车能生意更好,更加省力。”
“就是就是,我现在骑车也没有以前累了,活到四十岁以上完全没有问题了!”
“要说这三轮黄包车,可是我们老板的发明,人家当初就是要改善我们劳累太狠的命运。可以说,现在好多人都想进入这个行业呢!”
随着三轮黄包车的投入,‘黄包车车夫’已经成为香饽饽职业,因为它已经不是单纯的体力从事者,但收入却还不错,普遍在12大洋左右。
关键是‘多劳多得’这一点,是很多人向往的。
另外一边。
在新的股权结构下,陈光良的本人的权益,实际上是减少了不少。
他约占新股本的75%,每月分红降低至7500,要知道前期每月分红8500以上(不含商品批发)。
当然这都是值得的,毕竟现在不指望车行的这点利润过日子,但车夫们的日子却全靠这个。
“周哥,林峰,现在我们安保公司中,还有几个人没有结婚?”在车行的办公室,陈光良找来周兴高和林峰询问道。
目前‘长江安保’一共拥有20名保镖,其中有2名是银牌保镖、8名是铜牌保镖,10名是普通保镖。另外,还有十几名‘储备队员’在物业公司做安保。
普通保镖薪水25元,铜牌保镖50元、银牌保镖100元,另外有各种福利制度。
现在周兴高是‘队长’,林峰是‘副队长兼私人保镖领队’。
周兴高随即说道:“还有八个没有结婚,大家都在等老板你组织相亲会呢!”
陈光良当即说道:“行,我让车行的车夫、番瓜弄的邻居们,让他们把条件好的女儿组织起来,给兄弟们来个相亲会。”
他很重视‘安保公司’队员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交掌控,绝不影响他们有机会成为‘内应’和‘同党’,来绑架陈光良这个老板。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有太多的手段,去洗脑这些保镖了,例如‘团建’,把大家拉到野外活动,并坐下来给大家洗脑。
当然,‘福利制度’是关键,‘安保公司’已经实行养老制度,工作十五年后可选择退休,陈光良养到他们死;同时,退休后还可以选择加入陈光良其它公司,再领一份薪资。
再各种优越的制度下,安保队的忠心程度自然是非常好的,不想其他富豪总是不相信身边的人,甚至请白俄罗斯人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