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老对决 (第1/3页)
“老板,这是长江地产目前的财务情况表,拿给您过目一下。另外,本月的分期款已经如数到账。”郭德明走进办公室,递上一沓资料。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翻阅起来。
长江地产目前账上现金流为68.65万大洋,愚园路项目近一个月需要支出31.23万大洋,暂且可动用资金约为37.5万大洋不到。
“新城花园项目的首笔建筑费要30万大洋,12月9日要打给人家的。”陈光良皱眉道。
这钱,也太紧张了吧!
郭德明当即说道:“一般在12月9日前,我们能将当月的分期款全部收齐,进账16万8。所以,老板若是想动用资金发展出租车,可抽走二十万大洋。”
一般来说,他作为财务总管,是不建议如此紧张使用资金的。
但郭德明也是长江钱庄的顾问,知道老板还存着大量的金条,所以不存在资金的问题。
陈光良思考一番后,说道:“我想了一下,长江出租车那边或许能获得银行的支持,这边先不要急着借款给那边。你现在要处理的是,每月分期款到账后,第一时间换成黄金或美元。”
思来想去,觉得拿自己的钱去发展,岂不是浪费他的影响力和信誉。
现在各大银行和钱庄的存款量非常大,他们需要支付利息给储户,所以就必须为资金找出路。
设立地产信托部只是个小产业,更多的还是给予贷款。
“好,我会及时兑换货币的。”郭德明也没有再多说。
现在老板是看涨黄金、美元,看跌白银和银元,那么这个时候努力借钱,再兑换美元、黄金,便是在赌外汇差。
“兑换好之后,也方便我随时支取。”
“是”
订购汽车之事,不急于一时,倘若将长江地产的资金搞得紧巴巴的,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所以资金的事情,陈光良决定另外想办法。
他前面虽然贷款已经高达415万大洋,但实质上都是靠着‘地皮抵押’、‘地产收益抵押’来的,是明确毫无风险的——因为房子已经卖出去了。
接下来,他订购汽车一事,则可以考虑利用‘信誉’,将汽车本身作为抵押,获得一大笔贷款。
11月中旬。
程霖生来到‘上海金业交易所’视察,他询问‘永大金号’的负责人吴桂贞道:“最近金业交易所的期货场,是不是来了个厉害的人?”
吴桂贞随即回应道:“是的,对方是长江钱庄的陈光良,也就是那个新晋的地产大王!”
程霖生立即狂道:“他算什么地产大王,不过是用些小手段,卖了些小洋楼而已。对了,他是买多还是卖空?”
出身于1886年的程霖生,今年其实已经四十四岁,但他本身是富二代。
其父亲程谨轩占有“二条龙”:一条“龙”是从河南路的抛球场至XZ路,另一条“龙”是从新世界至卡德路及石门二路一带。程霖生继承父业,因上海日趋繁荣,地价猛涨,收进房地租极多,累计约3 000万银两(还在涨),被称为上海“地皮大王”,是上海最富有的华人之一。其还曾开设根泰和合粉厂生产味精,投资大新公司(上海四大公司之一),开设永大金号、衡吉钱庄等。
从1926年开始,程霖生便热衷于炒金,并开设永大金号、衡吉钱庄等。
吴桂贞知道自家老板的脾气,当即说道:“是买多、看涨,现在和我们是对手!”
很明显,他们是在卖空。
程霖生说道:“他不算我们的对手,只是他的名气够响亮而已。这样,我们加大卖空的力度,在金业交易所好好的教训他一下,不要以为哪里都可以投机!”
他自视甚高,加上资金雄厚,将上海标金市场看做自家的场子,认为凭借自己的资金,让它跌就跌。
事实倒也不是在夸张,毕竟一旦大量的卖空出现,市场必然会出现恐慌的抛潮。
说到底,黄金期货市场也是‘人’在操作,当然除非历史大势。
“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