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75章 先斩后奏

第175章 先斩后奏

    第175章 先斩后奏 (第1/3页)

    1月下旬,春节的前一周。

    陈光良来到《东方日报》,这里的职员都是朝气勃勃的,《东方日报》实行的是‘激励制’,编辑和记者的收入,都是根据‘新闻’的质量和爆炸性有关。

    所以,报业的风气很好!

    他在办公室里,先拿出纸和笔,开始写一些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关于《三轮黄包车的市场情况》,不过这篇文章只是‘简章’,因为陈光良本身也不是特别了解市场了。

    第二篇文章,则是关于《美国经济萧条及蔓延至欧洲工业国家》,这次不是简章,而是一篇完整的新闻。《东方日报》一直有关注西方国家的新闻,陈光良的信息渠道自然不缺,再加上一些主观上的预判,自然它就是一篇好文章。

    简单的写写画画后,陈光良摇的人也来到他的办公室。

    ‘名记’汪春华第一个走进来,恭敬的说道:“老板”

    他当初凭借‘毛遂自荐’去跟踪阮玲玉和张明达夫妇,报道相关的新闻,因而在沪市记者圈出名;当然汪春华是有名的‘阮迷’,新闻从来都是贬低张明达,甚至有构陷的成分。

    其后,汪春华又陆续报道了‘徐志摩和陆小曼’、‘名媛裘丽琳私奔京剧名家周信芳’等相关娱乐新闻,其不仅涉猎‘女明星’的新闻,而且也涉猎其他名人的新闻。

    陈光良将第一篇文章递给汪春华,说道:“这个内容你安排调查一下,然后发篇文章出来。”

    汪春华接过《三轮黄包车的市场情况》,脸上有些惊讶之色,毕竟这个似乎应该是商业新闻,怎么轮到他来调查和撰写了?

    不过他很快发现情况不对,随后便信心十足的说道:“没问题!这个顾竹轩表面上对苏北家乡人照顾,实则也是在剥削苏北人,其拥有沪市最多的1600多个大照会,却舍不得为自己的家乡兄弟更换三轮黄包车,这是妥妥的压榨。”

    他算是看出来了,老板这是要拿顾竹轩‘开刀’。

    陈光良笑道:“这个差事可是有点危险性,毕竟顾竹轩也是青帮的大佬。”

    汪春华直接说道:“我记得老板你曾经给我们上了一节课,说记者是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如果怕得罪人,那还做什么记者。”

    话虽这么说,但《东方日报》编辑部也有不成文的规定,涉及到总司令和三大流氓的负面言论,可能是通不过审核的。

    “行,后续你们多关注顾竹轩!”

    “明白”

    汪春华算是明白了,老板和顾竹轩是有了矛盾。

    不一会,《资本》杂志的主编冯子铭,也走了进来。

    “老板”

    大家现在都改称呼了,因为陈光良已经卸任总经理,由黄春荪担任。

    看似实权让给了外人,但实则所有人都会称呼陈光良一声‘老板’。这个称呼并不是简单的称呼,因为《东方日报》是有好几个股东的,陈光良占股56%而已。

    之所以称呼‘老板’,不仅仅是股权最大,更重要的是对陈光良的尊重。毕竟,整个报社的编辑和记者,都是上过陈光良的讲课。

    冯子铭虽然是新来不久,但也知道陈光良的地位——那是其他人撼动不了的。

    “这里有篇文章,你们帮我润色一下,算是《资本》的投稿。”

    冯子铭接过文章,随即阅读起来,稍后说道:“好的,老板这篇文章很全面,当作为《资本》创刊的开篇正文。”

    太精彩,他第一次在心底佩服某个人!

    在这片文章中,老板不仅撰写了美国和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萧条蔓延,还点了日本也将受到严重的经济影响,会使其国内军国主义更加猖狂,可能会对华夏东边发起战争;最后,文章还建议华夏政府和商人,可趁着这波经济萧条,便宜的进口海外设备和物资。

    当然文章中也涉及到黄金趋势的分析,那自然是看涨——全球的民众为了应对经济萧条,购买黄金保值是必然的行径,价格自然会继续高涨。

    “《资本》的创刊工作怎么样了?”

    “2月1日可准时发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