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婚事(求月票) (第3/3页)
了。”
严人美没想到,陈光良这样的一个人物,居然如此倾心于她。
随即,她很感动的说道:“其实我对你有一些了解,你在《东方日报》发表的文章,我都有看到,我觉得你很有才华。”
说完,她低着头吃饭。
这也算是一种表白!
她这一次反抗,并不是反抗和陈光良结婚,而是反抗父亲不让她读书。
陈光良笑道:“才华不能当饭吃,就好比徐志摩和陆小曼.”
他心情惬意的讲着一些八卦,严人美一边吃饭,一边听得津津有味,气氛便轻松起来。
严人美期间插话道:“陆小曼看见报纸上的这些新闻,也不知道改变一下自己。”
俨然,她已经同情了徐志摩。
陈光良说道:“人家本来就是富裕家庭的出身,凭什么嫁给徐志摩就要改变。换做我是女的,我也会觉得委屈呢,我从小在南方吃的米饭,凭什么嫁到北方就要吃馒头。”
只是个比喻,人家徐志摩也是南方人。
“嘻嘻”严人美笑了起来,随后说道:“我也吃不惯馒头”
两人开着门,聊的尽兴,也没人故意走进来收碗。
期间,严人美好奇的问道:“我听人家说,你只读过几年私塾,但为什么你如此有才华,商业经济的知识那么好?”
陈光良回道:“知识不一定只是在学校里面才有,当然学校里面的知识更系统化。至于我,自然是因为当年没钱读书,等我有钱的时候,便自学了一些知识。而且,学知识也有‘兴趣’加成,例如我除了英语之外,还懂法语、日语,除了吴语,我还学了粤语,说到底,是我觉得学这些东西对我有用,所以爱因斯坦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你会这么多语言?”
“当然”
“那我考考你,你好用法语怎么说?”
“泵入(音译)”
两人第一次谈那么多事情,严人美也是真正感受到陈光良的魅力所在——思想开明、才华横溢、长相英俊,更是有一种思想很成熟、很自信的魅力。
到了晚上,严智多宴请了陈光良,还把已经其父严子均也请了下来吃饭,大家相谈甚欢。
期间,严子均询问道:“听智多讲,你们长江钱庄已经退出标金期货投资?这可让很多人意外,外面的人都讲,如今是你陈光良掌握着沪市的标金市场呢!”
在上个月(6月),标金在中旬就已经涨到620,陈光良果断让长江钱庄‘平仓’,退出标金期货市场。
他相信,黄金的第一波涨势已经差不多到位,就算明后年会继续上涨,也无需继续炒标金期货,持有标金现货更让人放心。
陈光良坐直身体,恭敬的回答道:“严爷爷说笑了.在我的投资理念中,有一条便是‘不要试图去掌控市场,而是要去适应市场’,所以我可从未掌控过市场。另外,我还有一个座右铭,那便是——不赚最后一个铜板,所以我选择结束标金期货交易。”
严子均听得直点头,感叹道:“有多少人不能明白这些道理啊”
仅是这份心境,这个年轻人就超越了很多老资格商人。
吃饭的时候,严人美并未有出席,包括徐青畹也在陪严人美在二楼聊天。
“谢谢妈妈”
严人美用最真诚的态度,向徐青畹表示感谢。
徐青畹内心很满意的说道:“谢什么,你不怪我自作主张就好。当时我第一反应是和你外公外婆联络,但想着远水解不了近渴,便想到光良了。看来我是选对了,你今天有没有发现,他为了给你撑腰,气势都压过你的父亲呢。”
严人美已经没有太多的害羞,反而好奇的问道:“他怎么会不怕父亲,万一”
话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已经表达出来——意思是万一父亲不同于婚事怎么办?
徐青畹笑道:“他和你父亲很熟,两人在一起做生意,包括大华饭店那幅地皮,还有长江钱庄。就这两个项目,已经让你父亲赚了上百万大洋。所以说啊,他是有些底气在的。你不知道,当时我都有些意外,又有些羡慕你这丫头了,这还没有嫁进门,就有人给你撑腰了!”
“妈啊”严人美低下头,害羞的小声抗议道。
这一刻,两人也解开很多疙瘩,不再是继母和女儿,而是亲生母亲和女儿的感觉。
事实上,严人美一生下来,就被父亲和母亲冷落。她的母亲也是封建的思想,知道是个女儿,便有些冷落。
反倒是她的爷爷、外公、外婆,包括后来的继母,其实都对她很好。但徐青畹毕竟是严智多的妻子,有些事情也不敢违背丈夫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