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卖空公债 (第1/3页)
后世,在1927年到1936年间,南鲸政府发行的内债等于北平政府过去15年来发行旧债的4倍。
所以,公债与股票的买卖成了投机事业的主要项目。
参加证券交易所投机活动的,除了在职的文武官员外,还有许多是失意的军阀和政客。同时,由于国民政府滥发公债及各类股票的大量出笼,使社会一般公众,如商人、教员、店员、职工、家庭妇女及无业游民等也成了证券的持有者。这中间有些人每天都会陆续来到各证券行活动,尽管欲望大小不同,但发财的心理都是相同的。
某些有实力的大户,则躲在自己家里的鸦片烟榻上,通过电话办理买卖事宜。
几次交易,有些人发了财,有些人却成了穷光蛋,就是在这种大鱼吃小鱼的情况下,旧中国的交易所一步步地兴盛起来。
如今已经是1930年7月,上海滩的公债和股票的交易已经是相当的活跃。
两日后。
陈光良来到川蜀路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发现这里的场外场内,果然是人山人海。
“老板,我们已经联络三家经纪,在市场卖空‘七年’、‘整六’、‘二五库券’、‘善后公债’、‘续发二五库券’五种公债。”胡金顺语气带着一丝兴奋的说道。
投机,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基因,而他觉得能参与老板的投机活动中,更是让人振奋。
陈光良却保持着相当的冷静,询问道:“这五种公债都是8月底交割么?他们的总值是多少?”
胡金顺当即回答道:“是8月底交割,五种公债的总值在6亿8000万.所以说,目前市场允许‘不用实物交割’情况下,我们卖空的问题不大。”
事实上,等这一波大跌结束,‘公债维持会’立即就会制定‘卖出须缴付现货,以限制卖空投机’这个规定。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和胡金顺朝着交易所里面走去。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一共有85名经纪,长江钱庄拿牌的时间已经来不及,干脆就找三名经纪商合作。
走进交易所内部时,只见大厅也是人山人海,当然这里还不是交易大厅,而是信息公布大厅。
只见树立着很多黑板,上面写着当下的公债、股票行情。
‘整六’价格是80.5、‘七年’价格是78.8
陈光良看完这些行情,心中已经有数。
以‘整六’公债为例,曾经一度高达84~85,较面值高出25元左右;如今已经下跌几块,显然属于行情呆滞,并已经下跌一点。
要知道,公债的上涨、下跌,哪怕是5元以下,已经属于波动大;毕竟从1927年开始,足足三年才上涨了二十多元。
目前的行情已经反应出,今年的公债不涨反跌,已经呈现萎靡的态势。
但是,还没有正式开始大跌。
陈光良分析,7~8月有10元左右的巨大跌幅。
所以,他安排经纪商替他们卖出约800万的公债。
在现场逗留一阵后,陈光良便低调的离开。
他在标金市场呼风唤雨,但在证券和公债市场上,只是一个无名之辈,而且此次他也是打算先低调的卖空,顺应市场赚一笔。
7月11日(星期天)。
上午,陈光良出现在严氏府邸,先是拜访了严智多、徐青畹,随后提出带严人美出门游玩。
严智多还没有发话,徐青畹就笑着说道:“年轻人多接触一些,这是好事。正好,仁美最近也需要出门散散心。”
因为她知道,严智多的封建思想一时还转变不过来,当即主动接过话头。
严智多一听,也选择不再多管闲事,说到底他第一是相信利益,第二是相信陈光良的为人。
在‘利益’上,严智多算是非常‘势利’,不然前世也不会将二女儿严仁芸嫁给杜月笙的长子(领养)。毕竟很多真正的巨商,对‘三大流氓’还是敬而远之的。
随后,陈光良找到严人美,领着她一同走出家门。
“咦,你平常出门难道是乘坐黄包车?”严仁美一出自家大门,不知道怎么,心情就愉悦了三分,带着三分俏皮的语气,打趣陈光良一番。
陈光良笑着说道:“黄包车有黄包车的好处,今日特地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