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未雨绸缪 (第3/3页)
家族只能成为一场美梦。
“刘先生,既然已经失败了,何不保留一点体面,反而对同胞咄咄逼人呢?”刚坐下来,陈光良就故意说道。
刘鸿生一愣,心道这个年轻人还真是盛气凌人,耐着性子的说道:“陈先生,我本来就是开滦煤的江浙沪总代理,你们私下和开滦煤矿的交易是不合规矩,按理应该从我这里出货的。”
陈光良故意犹豫起来。
刘鸿生见状,马上说道:“陈先生,只要你们从我这里出货,我保证不再涉及煤球市场。而且,价格也可以谈。”
谢蘅窗趁机说道:“哈哈,大家都是同乡,又怎么会刀兵相向,让人家看笑话呢!既然鸿生都这样说了,就这样定了。不过价格多少?”
刘鸿生一愣,他感觉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是来诈自己的。
不过他想了想,煤球市场既然已经被人占了,也就不要继续斗下去。
“加一毛钱,8.36元一吨如何!”
“不加如何,毕竟我们要的煤炭不需要大块,煤屑为主。”
“成交”
眼见事情已经谈好,陈光良这才说出今天来的正事,刘鸿生听完后呆住了,合着人家是来合作的,根本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自己‘上当了’!
“日本真的会占领东三省?”
陈光良说道:“经济萧条之下,军国主义已经压制不住,唯有占领东三省。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启动贾汪煤矿。”
刘鸿生虽然对陈光良插手煤矿有些不舒服,但此事需要谢蘅窗来从中牵线,才能将贾汪煤矿拿过来。
于是,他说道:“行,这个项目我投了,而且我要和陈先生一起做大股东。”
陈光良说道:“当然,你是煤炭大王,我只是个新手。”
既然事关民族的事情,那就少些计较。
早点让贾汪煤矿恢复生产,是最重要的事情。
陈光良本人也无意卷起和华夏实业家的商战,毕竟这个时代需要团结。
至于投资贾汪煤矿,需要几十万元的投资金额,陈光良打算借贷。
4月底,从加拿大传回消息,华伦洋行顺利拍下6艘4000~5000吨的十年龄货船,将在三个月内转交给环球航运。
这则消息让陈光良振奋不已,他以6.5万美金一艘,总价39万美金拿下了10年前价值200万美金的货轮。
就是一艘这样的货船,到了远东的价值,那也是在30~40万大洋(8~10万美金)。
所以说,他捡了一个大漏!
于是乎,陈光良紧急召开环球航运、环球贸易的管理层会议。
通过一阵时间的‘招贤’,如今这两家公司也是人员齐整。环球贸易如今还没有什么太多的业务,主要是做做大豆的贸易,但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港口的办事处上。
“我已经委托华伦洋行所以在下半年,我们将拥有7艘船,总计3.6万吨的持水量。”
众人大吃一惊,这个实力,已经算得上华夏仅次于虞洽卿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一股航运力量。
负责环球贸易及航线的吴浩,忍不住说道:“如此庞大的船队,怕是很难全部投入运营。我们最近研究了一下,增加上海至青岛、天津的航线、上海至厦门、汕头、广州、香港的航线,这两条航线最为理想。但这两条航线目前由怡和、太古把控,是机会,也是风险。机会是尚未有华资涉猎,风险是洋人船队实力强劲,又享有一些特权。除了这两条航线,我们暂未考察到更好的航线。”
目前的金山号,主要走上海至大连、营口,但这条航线只能做到8月份。
陈光良说道:“无妨,和洋人竞争也不怕,另外,我会争取到南京政府的支持。就算船多,届时我也可以租给其他航运公司。总之,大家不要怕竞争,只要做好我们自己,洋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是”
陈光良现在也没有谱,反正是先把船买回来再说,后续再慢慢努力经营。
最大的目标是‘赚大钱’,只要能‘回本’或‘维持’,陈光良就觉得是胜利。
钱嘛,他有手段从金融上获取。
接下来,陈光良让赵铁毅抓紧海事学院的招生,准备培养海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