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说服成年人比愚公移山还难 (第3/3页)
但明显他更感兴趣的还是金卓群真的拿到了摄影展的题字,也让摄影展顿时上了个档次,现在每天都在持续给胶卷和相机打广告,还不要钱!
光凭这,让卫东当时给金卓群只一万块,真是抠门极了。
但想想说这时候的万元户也很金贵吧。
等让卫东说到和阳光日报共建前线指挥部,尤启立口水都要流出来。
尤其最后听闻拿到砖儿台广告位,却没有跟阳光日报进一步展开合作,没有在平京跟任何领导、部委产生实质性的关联,简直扼腕叹息!
让卫东的目光也很复杂了:“老尤,我说这么多,难道你还不能有点触动,我再举个最清晰的例子,冀北造纸厂的这位业务科长,全国第一个承包国营厂的厂长,立刻改变局面的先进模范,每天都在被参观,被采访,被包围着讲座开会,他还能做事吗?”
显然,这事儿对他的触动,最主要来自于让卫东知道北乔峰南慕容后面的下场都不怎么样。
这特么纯属现在底子太差了,随便来个胆大的能人蹦跶捣鼓就能猛蹿一大截业绩。
再矮子里面拔高个儿的拼命宣传鼓动下,等真的开始上规模上对抗,就往往会输得很惨。
这没法给尤启立说啊。
老尤就明着诚恳的点头,但眼里还是充满了羡慕。
特么对让卫东之前拼命堆积好几个厂的生产规模都没这么羡慕。
无语。
第二天一早抵达江州,有点意外的是沈老三和董雪晴都没出现在码头,昨天不是提前打过电话,卧龙姐还说妹妹周日正好在市里吗。
感觉她拉住二凤没一起回江州,最主要原因就这。
狗蛋开了红色面包车过来,交车后立刻就到隔壁的客运货场跟大货车忙碌去了,现在是每天都有五百斤熟食包装顺着市属运输客轮,就是让卫东第一次卖腊肉坐过的那种小机动船给送到江州,卖得极好!
而且让卫东也安排了大量货品要从江州运回去。
忙得咧。
让卫东就开着车带尤启立他们从码头边开始转悠:“这里就是江州工业品贸易中心,算是江州官方的经济贸易探索,我个人觉得意义不大,但已经带热了周边这些批发市场越来越繁荣。”
那三人坐在后面肯定看得目不暇接,肯定也不吭声。
除了让卫东早就帮老尤看好的两三处办公地点,还有沈翠月在清单上标注的沈家大院:“四楼这个办公司最合适,大概三百平米,租金一百二,那个门面房是一楼一底,下面开店,上面仓库住人,反而得五百左右,这个院子得跟居委会申请,我这是提出些方案,具体解决还得看你们自己的意思。”
尤启立坐在副驾驶,聚精会神的看着外面:“变化好大。”
让卫东嗯:“在具体做事上雕琢耕耘,这时候的收获我觉得比搞思想上的斗争更重要。”
尤启立也不隐瞒:“卫东,可唯有思想上的斗争,才是顶层思维啊。”
他还是想往高处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