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411章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411章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411章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第3/3页)

  他的嗓音非常松弛,哪怕聊的是自己生死,却看不到半点哀求饶命,反而是对只在乎生命的苟且不屑。

    发音和节奏虽然缓慢,但非常沉稳有力,咬字精准,可以在平静中蕴含怒其不争的厚重感情。

    这种声音特质和表现力,使得观众仅凭声音就能感受到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甚至进入画面情境。

    知道这个从未听说过的烈士,一定是必死了。

    这还不把情绪紧紧抓住?

    画外音都咬牙切齿:“你不过是知道难逃一死,故作轻松!”

    烈士艰难的拖动脚镣才把腿摆顺点,看起来似乎已经断了,可他的笑声一点都不见悲壮。

    只有欢畅:“李国祥,你为什么慌着审我,杀我,不就是怕我年轻,怕我们前赴后继的不畏死,也要把军阀消除干净吗,我现在选择死,我永远年轻,你活着,可心里只有恐惧……”

    这段语气更加富有节奏感。

    层次分明的轻重缓急,就算不懂表演技巧的观众听了都会觉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语速、语调和语气的控制,不但让烈士的情绪更加立体和生动。

    这种大无畏的境界,更随着电视画面传递给了四面八方,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

    那双平时看着懒洋洋的气泡眼,这会儿更如有神光般傲然轻视的瞥着这里。

    真就是一双会说话的眼神,都能打动人心。

    画外音的刽子手果然如同被戳破了心事的暴跳如雷:“你看什么看,你要死了!戳掉他的眼睛!”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破防了。

    掌握别人生死的人,反而破防了。

    八十年代没那么多播不能播的限制,甚至这十来年是国内影视圈最敢拍的时段。

    啥画面都有。

    背着枪的军阀士兵上前挥舞尖刀剜目的时候,所有观众都不忍看了!

    画面当然是技巧性的错位下,满脸鲜血的烈士已经摇摇欲坠了,可依旧屹立在那嘲讽拉满:“力气不够吗,戳深些也许就能戳破我的脑子,看看能不能动摇我的信仰,没吃饱饭吗,这些军阀没给你们足够的粮饷吗,那你们该举起枪去反抗他们的压迫啊……”

    无数人都在课本上读过无数次烈士们慷慨就义。

    银幕荧屏上也塑造过无数英烈的形象。

    但都没有这样写实。

    没有这样富有感染力。

    每个人似乎都能感同身受的那种身体痛苦已经过了极致,精神上的期望,早就超越了肉体的折磨。

    恐惧的军阀只能割舌,可含糊不清的声音都带着成圣一般的坦然:“我的头可以断,志不可夺,来吧,我看你们能怎么抹去我的理想……”

    再砍掉双手,砍掉双足……

    直到无可奈何的连开三枪,才在一片咒骂中徒劳的结束了行刑。

    到这时候可能才有人察觉到悲怆缓慢的慢板交响乐在铺垫背景序曲,慢慢拉开的故事,才用倒叙的方式,讲述这位二十九岁的英烈故事。

    观者无不动容落泪。

    哪怕还有冷眼旁观或者讥讽嘲笑的嘴脸,起码在这时候都说不出口。

    怕是要被电视观众当成那个什么李国祥来暴打。

    可直到第一集结束,所有人都看着演职员表开始滑过时,那首《如愿》才一头一尾的对比。

    彻底引燃所有观众心头的情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