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413章 主义不该这么迷失在生意里

第413章 主义不该这么迷失在生意里

    第413章 主义不该这么迷失在生意里 (第2/3页)

的那些夜谈中,听秦羽烨说起她的兄长,得了让卫东点拨,现在是HK的音乐录影带之王,基本囊括垄断了所有HK明星的音乐录影带。

    才知道音乐录影带可以赚钱。

    因为金卓群肯定比让卫东更明白,在目前年代整个社会还没那么广泛的影像传播手段,有个独特的群体却已经很普及了。

    那就是他出身的BD。

    很多营区都有固定收看联播新闻的习惯,有文工团、文宣队的级别,也往往都配备录像机电视宣传。

    所以需要立刻下发磁带、录像带满足反应热烈的指战员们。

    最关键是现在电视剧播出之后,他还没搞到钱啊。

    给砖儿台播出,肯定不可能谈钱,更别说想拿广告时段之类。

    85年恰好在节骨眼儿上,1983年国家才提出“四级办电视”政策(央、省、市、县)。

    这确实加速了省级电视台的普及,但还没广泛开展起来。

    都在左顾右盼的探索,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就看谁头铁走了没问题,才敢跟上。

    加上卫星电视还没普及,都是微波中继线路差转台。

    所以各级电视台覆盖范围和技术水平很有限,节目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新闻、文艺和少量自制剧为主。

    让卫东给金卓群描述的可以把电视剧卖给各台,有点冒险……就在临门一脚的关键点吧。

    反正金卓群还没搞到钱。

    所以当晚首播爆红后,最简单粗暴的赚钱方式就是出磁带专辑和音乐录影带。

    前者就是他找部队文工团录制的那个版本,现成的演播级录音带立刻就能翻制。

    也有的是音像出版社抢着接这个单。

    也就是这会儿,全国上下都没有专辑的概念。

    就这么一首《如愿》能单独成磁带、黑胶唱片朝着四面八方发售!

    三天之内订货已经超过二十万张。

    这可是1985年,每盘磁带单价六七块钱,他能提两块,轻而易举的几十万!

    而且后续还在按照每天几万十万张的订货数猛增。

    每天10万+的收益!

    这才是金卓群因着电视剧赚到的第一桶金。

    因为拍摄过程被让卫东卡得严严实实,所有电视剧支出都需要实报实销。

    而不是啪的几十万到账,你自己去拍了就行。

    所以金卓群跟他往来觉得憋屈呢。

    现在撒了欢的捞钱。

    同时连夜利用自己擅长拍摄的特点跟各种设备关系,立刻组织音乐录影带编辑发售。

    都不用现拍,战场的画面,工厂农田,让卫东搞的那个科研现场,各种各样工农兵学商投身建设的镜头剪辑,跟电视剧英勇就义的画面交织在一起。

    美妙绝伦的音乐,配合前赴后继的斗争场面,跟默默奋斗的大多数场景交织在一起。

    就问这视觉冲击力大不大!

    甚至都暗合了后来的小视频理论。

    十集四十五分钟的电视连续剧,直接浓缩剪辑成短视频几分钟,选的全部是高潮镜头,哪个更容易被接受传看?

    二十元一盒的《如愿》音乐录影带狂卖十万份。

    这还是在录像机极其稀缺的时代。

    甚至可能是全国可能都没有十万台录像机的情况下,为了看这盘录像带愣是要去买录像机!

    反过来这种前所未有的音乐磁带+音乐录影带同步发售的方式。

    又烘托了电视剧播放的热潮。

    几乎等同于后来的热点炒作同步展开。

    十天的热播期,就是十天知名度的猛涨。

    普通观众到处都在问那个声音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